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
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
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
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
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
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作者岸見一郎自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演講,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年輕人」心理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本書也是以阿德勒的哲學思想為主軸,利用年輕人和哲學家的談話來探求「何謂幸福」。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 – 1937)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以下內容摘自《被討厭的勇氣》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好書推薦《被討厭的勇氣》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這是相當嶄新而劃時代的論點。的確,佛洛伊德對心理創傷的論述是非常吸引人的:心裡背負的傷痛(創傷)造成現在不幸的遭遇。把人生當成一部「曠世巨作」來解釋。這種因果定律相常簡單易懂,戲劇性的展開更讓人揪心,有難以放手的魅力。
不過,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創傷的相關論述中是這麼說的:「無論任何經驗,它本身並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的原因。我們不要因自身經驗所產生的衝擊(也就是心理創傷)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阿德勒認為,決定自我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比如遭遇重大災害,或是幼兒時期遭受虐待之類的事,它對人格形成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影饗還是很大。重點在於,並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是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假設有人認為自己因為受父母虐待,所以無法適應這個社會,那是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希望如此想的目的,就是「不要外出」,為了不要外出製造出不安和恐懼的感受,只要不出門一直關在房裡的話,父母就會擔心,就可以得到他們所有的關注,他們會像對待身上的腫瘤一樣,非常小心謹慎地對待自己。雖然目的達成,但他應該還是會有所不滿,也說不上幸福吧。但是他依照「目的」而採取的行動是事實,不只是他,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目的」而活著,這就是目的論。
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人際的關係軸上一旦有「競爭」,就無法從人際關係的煩惱中脫身,無法逃離不幸,因為競爭的最後會有贏家與輸家。一旦意識到競爭或勝負,必定會產生自卑感。因為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只想著:贏了那個、輸了這個之類的,自卑情結或優越情結都在這條延長線上,在不知不覺中,其他所有的一切,甚至是全世界,都會被你視為「敵人」。
競爭的可怕就在這裡。就算你不是輸家,就算你一直獲得勝利,但只要你置身於競爭之中,內心就無法得到片刻安寧。因為不想成為輸家,而且為了不成為輸家,必須不斷贏下去,也沒辦法相信別人。社會上有許多人雖然獲得成功,但同時卻無法感受到實質的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活在競爭之中。對他們而言,世界是一個危機四伏、草木皆兵的地方。
不過,一旦脫離了競爭的模式,就沒有勝過別人的必要,也就可以從「可能會輸」的不安中解脫,打從心底祝福他人,甚至為他人的幸福提供更積極的貢獻。當對方陷入困境的時候,總是讓你想伸出援手的那個人,對你而言,就是「夥伴」。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你不會把這個世界常成危險的地方、不會受無謂的猜疑心干擾,全世界也都會是安全又舒適的,人際關係上的煩惱應該也會減少很多吧。
割捨別人的課題
舉例來說:當我們眼前有「用功讀書」這樣一個課題時,阿德勒心理學就會從「是誰的課題?」這個觀點切入,進行思考。孩子要不要用功讀書,或是要不要和朋友出去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所以當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入家裡,干涉了別人的課題。這麼一來,就很難避免衝突了吧。因此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切割之後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涉入他人的課題,就只有這樣。大致上,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只要能做到課題的分離,人際關係應該也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而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如果孩子選擇了「不用功讀書」,那麼最後要接受這個決定所導致的結果,例如功課跟不上,無法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學校等等的,不會是父母,毫無疑問的,就是孩子自己。也就是說,用功讀書是孩子的課題。世上的父母的確常常說「這是為你著想」這句話。但是很明顯的,父母們是為了自己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體面或虛榮心,或是為了滿足支配欲等所採取的行動。也就是說,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孩子察覺到這種欺瞞行為,才會有反彈的舉動。
這裡必須注意的是,阿德勒心理學並不鼓勵放任主義。所謂的放任,是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也不想知道。我所說的不是那樣,而是清楚知道孩子在做些什麼,在身旁守護他。以讀書來說,可以事先讓他知道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如果他想要用功讀書,你會隨時在身邊提供他需要的支援。但是,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課題。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不要一一插嘴干涉。
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
對人類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針對這一點,阿德勒有一個很簡單的回答,就是只要認為「我對共同體有幫助」「我對某人有用處」,可以讓自己實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就對了。而且有一點很重要,這裡所說的貢獻,即使不是親眼可見的貢獻也沒關係。「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這就是幸福的定義。
當我們想選擇自由的時候,一定會覺得徬徨困惑。所以阿德勒心理學提出「導引之星」的說法,做為自由人生的指引。就像旅人依靠北極星辨別方向那樣,我們的人生也需要「導引之星」。依照阿德勒心理學的想法,最理想的狀態是「只要不失去指標,朝著它的方向前進就有幸福」,而那個指標就是「貢獻他人」。不論你怎麼度過每一個剎那,就算有人討厭你,只要「貢獻他人」這顆導引之星還在,就不會徬徨,做什麼都可以。誰要是討厭你就讓他討厭好了,只要活得自由就行。
人的力量是很大的,不,應該說「我的力量無窮大」。只要「我」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所謂的世界,不是其他什麼人可以幫我改變的,而是只有「我」才能改變它。
後記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真的對我影響很大,雖然節錄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4個部分,但之前也有跟朋友聊過,對朋友而言影響他最深的,反而是其他的部分。這一整本書得內容非常豐富,不同的人看了絕對會有不同的感覺,畢竟我們的人生經歷不同,正在面對的課題也不一樣,但如何獲得幸福的方法是相同的,你一定能從書中找出屬於你的方法。不過改變一定不容易,畢竟你原有的觀念和生活模式,已經跟隨你這麼多年,不可能一夕之間就改變,但你可以慢慢練習,就像《原子習慣》說的,每天進步1%一年後就可以成長37倍。而一個習慣的建立,需要18天到254天不等,一旦你將這些觀念變成了習慣,幸福感就跟呼吸一樣自然,因為習慣是不需要大腦思考的行為,也就不需要去追求幸福了!
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 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如果你想要擁有和現在不同的生活,那就從改變想法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