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總是嘗盡各種可能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上,設法抓住並利用一天之中的任何空檔時間,但經常被完成的都是零碎小事,而非最重要的事情。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一旦你今天沒有完成它,你便會感到焦慮不安。

你應該聽過80/20法則,在工作上也是一樣的,其實我們有80%的工作,都是用20%的時間和精力完成的。作者之所以說2個小時,只是一個大家都能做到的時間,並且也足夠完成最重要的事情,若你想要也可以是4個小時、10分鐘都可以,也並非是要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點,只要能在這段時間內創造高效率的狀態,來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即可。

本書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引據十數項研究成果與大量文獻結論,提出5種有效策略配合人體生理系統的最適運作狀態,我們每天至少都能創造出2小時的高效率心智狀態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5. 打造對自己最有益的工作環境。

作者簡介


Josh Davis, Ph.D.

喬許.戴維斯博士Josh Davis, Ph.D.

布朗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在巴納德學院心理系全職任教5年後轉任現職。現任神經領導力研究院(NeuroLeadership Institute)研究總監暨首席教授,指導該學院把基礎科學研究轉化為商業與領導用途的工作,推動新研究內容的各種策略。

戴維斯博士的文章散見各主流媒體,包括《哈佛商業評論》、《策略與企業》(strategy+business)、《人力與策略》(People & Strategy)、《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神經領導力期刊》(NeuroLeadership Journal)等處。他經常在神經領導力研究院和世界各地舉辦的研討會及組織活動中演講與授課,也為個人提供公開演說和生產力方面的指導與訓練服務。他的學術研究主要側重「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情緒調節,以及情緒神經學,論述刊登於許多專業期刊。

於美國維吉尼亞州成長,現與妻子居住在紐約市。

在我們處理真正重要的事務之前,就有太多事務占據我們的注意力,而真正重要的事務太多了。結果,我們經常「工作」一整天,在辦公室、在家中,上班、照顧家人、整理打掃、支付帳單……有時只有到上床睡覺後才停止。要做的事太多了,時間根本就不夠用。

策略1: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個決定點


斷捨離

Photo by JESHOOTS.COM on Unsplash

每一天我們似乎都在應付「緊急」的事物,例如回覆標示著驚嘆號的重要電子郵件,或是處理一些出包的緊急事件,再不然就是層出不窮的日常問題。在《與成功有約》一書中提到,這些事務「重要,但不急迫」

當你剛展開一天的工作,或是剛做完一件事,你就是達到了一個決定點,決定如何使用接下來的時間,或是先做哪件能夠發揮功效的關鍵事務。

把握三個小訣竅,可以幫助你對每個決定點做出最好的利用

  • 珍惜每個決定點當決定點到來時,能夠認知並把握住它,別草草無意識開始做下一件事務,先後退一步,想想當下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做出更有策略性、更有目標的選擇
  • 事先計畫在決定點要採取的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干擾與分心無可避免,當每個干擾出現時,也其實是創造了一個決定點在決定點出現之前,可以先想好要在決定點做出什麼反應,有助於我們做出最佳利用。有時你可能沉浸在一件不值得你花那麼多時間去做的事,這時候被干擾就讓你有機會重新審視如何更明智的使用時間。
  • 在尚未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事之前,先別急著做下一件事。例如小兒科醫師的一名病人取消約診,突然空出了20分鐘的時間,這時先停下來想一想,他已經安排好在今天工作的最後,再來完成保險申請文書作業,這時候和同事交誼一下可能可以讓之後合作更順暢;但若是未經思考就將文書作業提前在這20分鐘做,可能會因為要趕著看下一位病人而不得不暫停,之後要再花時間回想自己完成到哪裡,也可能影響替下一位病人看診的心情。

我們有很多行為是由大腦在無意識的自動模式下運作,就是所謂的「習慣」,然而能不能做事有成效、創造高效率,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是否能有意識地決定如何使用時間,以及完成了那些事

策略2 :管理你的心智能量,善用好情緒和壞情緒


斷捨離

每件事情都會消耗我們的心智能量,讓人產生心智疲勞(mental fatigue而每件事也都會引發情緒,使得接下來的事物變得相對更難更容易。只要能夠了解哪些種類的事務最消耗我們的心智,以及情緒在做事效率中扮演的角色,我們就能引導出作事最有成效的兩個小時。

想要做事有效率,需要我們展現自制力,而每一次下決定、做決策,都在消耗我們的自制力,但每個人的心智能量有限,意志力不足的狀態會導致人們設法拖延或逃避做出決定。在你打開電子郵件作為一天的開始之前,你可以先評估事情的價值、社會性後果、可能的未來情境,以及情緒後果等,能幫助你決定事情的先後順序,產生高效率

在適當時機處於適當狀態也很重要,例如緊張的情緒能幫助碧昂絲表現得更好;運動員失誤的怒氣可能有助於扳回頹勢;在悲傷情緒中,我們會更慎重的思考應該信任誰,避免上當;正面的情緒則有助於發揮創意以及迅速做出決定。

想要減輕心智疲勞的話,在從事必須處於最佳狀態的工作之前,別去做那些會明顯消耗你心智能量的事務下列是可能會導致心智疲勞的一些常見活動

  • 經常在不同事務之間做切換。
  • 從事社交活動、經營人脈等。
  • 數小時久坐不動。
  • 電訪陌生客戶。
  • 檢查並修正錯誤。
  • 規劃事情或安排工作內容。
  • 追趕截止日期等。

要避免這類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完全避免這類活動只要策略性地選擇待辦事項的執行順序即可。下列四點能幫助你避免心智疲勞,本週你就可以試試看:

  1. 早上首先完成你當天最重要的工作。
  2. 看看你當日的待辦事項有哪些,先區分出「重要決定」、「創意」或「其他雜項」等。
  3. 試試看只用下午一小時閱讀和回覆郵件。

在非常重要或忙碌的工作天前一晚,就先做出一些決定

策略3 :調整對抗分心的方法,學會放自己一馬


斷捨離

Photo by REVOLT on Unsplash

我們的注意力系統天生就是用來掃描與偵查事務,包括對意外出現的事物做出反應、跟上周遭的變化、尋找新目標等;換句話說,它天生就是要分心去注意事物的。人類的大腦也不會對相同事物持續漫無止盡的感到興奮,因此我們無法做到毫不動搖的保持專注,若希望自己更專注的話,第一個方法就是移除你最能預料到的分心事物,例如刪除你的社群軟體,或是使用現在很火紅的AppForest 專注森林」,幫助你暫時離開手機,全心投入到手邊的工作與學習,建立高效率與專心的生活習慣。第二個方法是冥想,只要花個十分鐘就能夠快速提升專注力。

有時候分心不一定是壞事,許多富有創意的點子都是在分心的時候想出來的,或是能夠幫助你更有創意的解決事情。不過別讓思緒回不來,你可以先想好當你思緒漫遊時要做些什麼,挑一件不會讓你想太久的事情,例如簡單收拾一下桌面、看看桌上的相片、窗外的景色,或是注意音樂中有那些樂器等。但如果你需要讓思緒漫遊久一點,請避免需要記住很多資訊,或會高度抓住你注意力的事情,例如回覆郵件、準備會議、閱讀新聞或部落格等

策略4 :掌握運動和飲食的訣竅,你就能表現得更出色


斷捨離

Photo by Dan Gold on Unsplash

一項統合分析顯示,10到40分鐘的「適量運動」,具有改善大腦執行功能的立即和持續性效果,運動也特別有助於提升和自制有關的執行功能,例如做決策、規劃、解決問題等「適量運動」指的是20到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呼吸喘、流許多汗、心跳加快等),或是30到4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稍微出點汗、呼吸比平常略快一點,但距離極限還有一段距離)。

當你感到精神不濟,或是需要參加一場重要會議、處理困難任務前適量的「溫和運動(稍微出汗但不會感到精疲力盡),也能幫助你在運動後一段時間內保持專注,改善你的心智狀況,例如輕快地走上3040分鐘,或是在樓梯間爬上爬下1030分鐘。

吃的部分作者也有幾個訣竅教你如何進食,以提高你接下來23小時的生產力

  • 早餐或午餐只吃一半,幾小時後再吃剩下的一半
  • 若你需要快速提神,可以選擇高碳水化合物的點心,效果大約15分鐘,若需要更長的時間,可以吃結合蛋白質、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和好脂肪的餐點。
  • 別吃碳水化合物過量的一餐。
  • 疲倦或睡眠不足時,喝少量的的咖啡因飲料,並讓咖啡因有30分鐘的時間產生充分效果。

策略5 :噪音、光線、雜物?自己動手打造最有益的工作環境


斷捨離

Photo by Wes Hicks on Unsplash

雖然我們往往無法改變自己的工作環境,但還是有很多小方法,可以微調一下環境因素,讓工作環境有助於你的生產力。噪音不必然有害,中等程度的噪音可能對需要創意的工作挑戰有一些益處,但對大多數的工作而言,安靜是最有益的工作環境一個清靜、遠離噪音干擾的地方,通常比較有利於生產力

  • 如果是一個開放式的辦公環境,你可以戴上防噪耳機。
  • 不要聽音樂,也不要聽談話性節目。
  • 如果你在家工作,關掉電視。
  • 若你正在做需要發揮創意的工作,可以享受一下背景音樂。

除了噪音,光線也是另外一個你可以控制的因素,在明亮的光線下,工作效能較佳、比較有活力較昏暗的光線則有助於催生創意

想要不同的工作表現,你可以這樣調整光線

  • 打開更多盞燈,讓環境變得更亮一點。
  • 可以的話,在晴朗藍天時,前往充滿自然光的地方工作。
  • 考慮把你的工作場所的燈泡,改換成帶有較多藍光的白光燈,或只是更換桌上的檯燈燈泡也行,這能幫你變得更機靈。
  • 當你需要發揮創意時,可以把燈光調暗一點,或找個比平時稍暗一點的地方。

除此之外,桌面的雜亂對少數人有助益,但多數人的專注力會受到影響;辦公空間寬敞,有助你勇於冒險以及展現領導自信;別久坐太久,偶爾起身走動;或是擺放一些鳥鳴和水景有助於恢復精神等方法,都能幫助你增加工作效率。

後記


斷捨離

Photo by Wes Hicks on Unsplash

就算比別人還賣力,績效還是比人差,到底別人都是怎麼做到的?平常上班加班都已經夠忙碌了,怎麼有人還是可以成為斜槓青年?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那麼差別應該就在於做事的效率吧!

以前上班時,每次接到新的任務我就會立刻開始著手,但後來課長要我暫停,先想一想到底我應該先做什麼,每一次都先做新任務(通常是緊急事項),但永遠都沒有不急的事情,導致我每件事都做一半,看起來績效很差而且天天加班,當時的我如果看過這本書,工作的執行方式應該會完全不同吧!

人腦並不是電腦,平時我也能感覺到,當你工作效率降低,或是精神不濟時,不管你再怎麼逼迫自己,真的就時無法有更高的產出,這時候不如去運動、散散步、和同事交流一下、小睡片刻,或是去洗個澡,之後再來繼續進行工作真的有效率多了,與其花80%的時間完成20%的工作,不如用20%的時間來完成80%的工作要來的划算多了。人生的時間有限,好好運用關鍵的時間來工作,剩下的時間就可以陪伴家人,或是用在你更想做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