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摘自《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讓你優秀的不是努力,而是方法》

你是否一天到晚被工作追著跑,辦公桌上待辦事項堆積如山,幾乎沒做完過「下班前必須要完成」的工作?
最後回家的人只是工作狂,真正的英雄早已回家了!
學會拆解工作,你就能做得更少、更快、又更好!

工作只需要十分鐘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Photo by photo nic on Unsplash

每件工作其實只需要十分鐘。

大致上來說,我工作通常是以十分鐘為一個單位。這是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專注力都無法維持太久。根據微軟於二○一五年所做的調查,一個人的專注力通常只能維持八秒。無論在一件事上花幾小時,一旦無法集中注意力,浪費掉的時間將多得超乎想像,既然如此,不如乾脆改做別件事,過一會再回來處理該件事,這樣工作成果反而比較好。

將工作拆解成十分鐘 — 以十分鐘為單位,思考每日待辦事項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我向來將工作分成「任務性質」和「事務性質」兩大類。
「任務性質」的工作,必須用頭腦思考。
「事務性質」的工作,則是不必用頭腦思考也可以完成。

事務性工作有時會單獨發生,比方說,主管拜託你影印就屬於這一種。不過,將某件任務性工作折解開來,會發現其中大半都是單純的事務性工作,一件任務性工作,有時也只是由複數事務性工作所構成。換句話說,即使是一件大型複雜的工作,只要透過分解,就可能變成複數單純的工作。

為了將這套做法落實於每日工作中,只要將每一項工作分解到「十分鐘內就能完成」的大小,並確實在十分鐘內完成每項事務,就能完整利用一天之中的零碎時間,迅速做完手頭的各個待辦事項。

為什麼是十分鐘?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這是因為,一個人集中注意力的極限就是十分鐘左右。就算花一小時在一項事務上,也不可能從頭專注到尾,事實上,有很多人做一件工作時會花超過半小時發呆,這種情況應該並不罕見。

既然如此,倒不如一開始就把工作分割為十分鐘大小的事務尺寸,確實專注完成每個十分鐘裡的工作,這樣就可有效減少放空與拖延的時間。一旦腦中開始留意「十分鐘」這個期限,原本不在乎花三十分鐘慢慢做的事,也能一口氣壓縮為十分鐘。此外,以十分鐘為一個單位的工作方式可以很有彈性,讓你一有零碎時間,就能塞進一、兩件事務。

不拖延工作的17個黃金法則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1、沒有完美的工作,也沒有完美的同事
想要不累積工作,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堅持交出完美工作的心態」。被工作花去所有時間,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完美主義」。一般人總認為追求完美是「好」德行,快速做完手頭的工作則是不用功的「壞事」。
只是,所謂的完美究竟是「對誰而言的完美」呢?「完美的工作」,應該是指能回應對方期待的工作成果或表現。更具體地說,工作應該是指對有需求的一方提供具備價值的事物,而只要百分之百滿足對方的需求就是「完美」。

 

2、勇敢推掉做不到的事
在日本文化中,接到工作委託時,總會感受到一種無法拒絕的氛圍。尤其是面對上司或客戶提出的委託時,很多人都擔心一旦拒絕,就會影響自己的評價。不過,比起明明做不到、卻說可以,導致工作延遲,工作成果無法滿足對方期待,倒不如對自己做不到的事誠實地說「NO」,更是為對方著想。能冷靜做出這種判斷的人,才是專業人士。
當然,所有工作都說「NO」只會破壞彼此之間的信賴關係,尤其二十多歲、經驗尚淺,就擺出一副挑工作的態度,也很有問題。但不管怎麼說,人的能力都有限度。因此,懂得捨棄不重要的工作,或是放棄無論如何自己都做不完的工作,集中完成手頭上重要的工作,好好產出成果,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3、不煩惱找不到的答案
要好好解決自己不擅長領域的問題,必然得花上大量時間。遇到這種問題時,我基本上不是裝作沒看見,不然就是交給別人處理。
這當中尤以「人的問題」最是困難。我們公司以年輕女性員工居多,偶爾會遇到反應比較情緒化的人。碰到這種情況,就算叫我這個四十、快五十的大叔思考:「為什麼那個女生會在那種場合哭出來?」老實說,我也想不出答案。
所以,我會將這類問題交給了解同性心理的女性主管,我自己則盡可能不去介入這件事。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的做法冷酷,但是要知道,人非萬能,事物都有優先順序。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懂得盡量交給擅長的人,或是積極想做的人,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之道。

 

4、遠離扯後腿的同事
還在大企業工作時,經常造成我煩惱的就是會在工作上扯後腿的人。「能不工作就不想工作」的人,在世界上當然占大多數,這種人總認為,一旦身邊的人工作速度快,就會顯得自己工作速度慢、產出少,自然也會希望別人做慢一點。若想提升自己工作的速度,就要想辦法遠離這種人。

 

5、和工作速度快的人一起工作
成員中若有工作速度慢的人,原本跑百米田徑的團隊也會忽然減速,變成像在水中慢走一樣,進入慢動作的世界。
當組織各處都有這種拖垮速度的人時,不但開會做不出決定,連到了執行階段都會有人扯後腿,連環效應將浪費大量時間,增加許多白工,導致計畫停滯不前。如此一來,別說投入全球化的競爭了,連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很可能都做不到。

 

6、別把工作交給沒幹勁的人
在決定團隊領導者及分配工作時,最忌諱的就是把工作交給沒幹勁的人。這樣的人工作速度絕對快不起來,工作成果也不會好。

 

7、找人幫忙時先做好規劃
既然要召集成員,至少要先準備好一個能讓計畫毫無滯礙展開的環境,我認為這是職場工作者該有的基本態度。
那麼,具體來說大概是什麼樣的環境呢?

  • 日期大致確定
  • 必要的步驟大致確定
  • 已大致想好每件事的負責人是誰
  • 已大致想好負責人之間如何分工合作

最好可以思考到這樣的狀態,因為要能思考到這個程度才稱得上「計畫立案」。還只是粗略的計畫也沒關係,只要擬定某種程度的計畫綱要,就可以立刻詢問理想中的負責人意願。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份工作麻煩而沒有回應,這時就要多問幾次。不管怎麼說,計畫之後都還會修正,重點是盡快採取行動。

8、當一個「提醒魔人」
計畫領導者的職責就是「設立計畫」、「分配工作」和「提醒」。為了提早預防工作上可能產生的延遲,計畫領導人就要配合每個項目負責人的個性和工作內容,適時做出提醒,提醒的次數多一點也沒關係。

 

9、如果在家能更專心,就帶回家做
對職場工作者來說,一個能讓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環境,就像是電玩遊戲中的加分關卡,而且愈能有效利用這段時間工作,產出的成果就愈好。注意力容易集中的時段,應該用來做最重要的工作(任務性工作),當我們能毫不費力地做該做的工作時,產出成果自然很好。

 

10、揪出你的時間小偷

  • 試著列舉妨礙提升工作速度的原因,也就是「時間小偷」。
  • 思考該怎麼做,才不會被時間小偷偷走時間,為自己訂下規則。
  • 持續執行規則,直到變成理所當然的事(=習慣化)。

只要按照這個順序實行預防策略,就能減輕壓力。如此一來,即使注意力不夠集中時,工作還是能繼續進行。

 

11、拋棄「依靠電腦」的想法
對現代的工作者來說,電腦或許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就我看來,有很多人都因為使用電腦的關係而延遲了工作。
若精密計算一般白領工作者一天當中做了哪些事,恐怕有很多人光是讀信、放空上網,或是用即時通訊軟體聊天的時間就占去了好幾個小時。不過,這些人大概不覺得自己是在偷懶。因為只要坐在電腦前,就以為自己在工作。
沒有產出的工作稱不上是工作,光是坐在電腦前到下班也不能說是工作。以我為例,不需要使用電腦時,我會盡量不坐在電腦前,或是不打開電腦。多數信件我都是一邊走路,一邊用手機回覆,晚上一個人在辦公室思考任務性工作時,基本上也都是使用紙筆。

 

12、保持桌面整潔,將垃圾桶放在身旁
我個人認為,辦公桌上或電腦桌面亂七八糟的人,一定還有很多提高工作速度的空間。因為丟不掉東西的人、被不需要的東西包圍的人,或是處在雜亂無章狀態下也若無其事的人,都很不擅長在腦中整理資訊情報。而不擅長整理資訊情報,往往也代表不擅長擬定計畫,這樣的人工作時,多半是走一步算一步。
我向來認為,辦公桌髒亂的人無法好好主持會議,也不適合帶領團隊。我理想中的辦公桌,必須是像麥當勞的廚房那樣,以秒為單位,處處講求效率設計而成的空間。不論是檔案夾、名片、筆記本或手機等等,如果不能在需要用到時就能馬上找到,不但工作起來很浪費時間,注意力也容易渙散。

 

13、不主動打電話給別人
過去,電話之所以被當做主流溝通工具,純粹是因為當時這是唯一能與遠距離者取得即時聯絡的方法,倒不是因為電話這種工具特別有效率。現在有了電話以外的替代工具後,以下這些行為完全是浪費時間:

  • 在不緊急的狀態下與對方交談
  • 轉接電話
  • 對方不在時留言
  • 對方不在時請接電話的人確認對方何時回來
  • 回撥電話

 

14、會議是「邊做其他事」的好時機
對於業務量龐大的人來說,即使迴避了所有可能浪費的時間,也盡可能有效率地完成手邊剩下的工作,時間還是不夠用。這麼一來,最後能依靠的手段就是同時執行複數業務,也就是「一心二用」的工作方式了。
最常見「一心二用」的狀況就是在耗費時間的冗長會議中,邊做別的工作。

 

15、從討厭的事做起
舉例來說,非向誰賠罪不可時,就算再忙,我也一定會在當天內完成這項棘手的工作。姑且不論賠罪這件事本來就是愈早愈好,最重要的是,一邊想著「得快去道歉才行」,一邊工作,只會讓心情愈來愈憂鬱,就會對所有的產出造成不良影響。再者,根據經驗,實際上賠罪後往往會發現:「原來事情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嚴重,之前真是白擔心了。」既然如此,當然更該早點完成這件事。
就這層意義來說,將工作分割成許多小單位的「十分鐘工作術」,最適合用來處理叫人提不起勁的討厭工作。因為「向人賠罪」、「打電話給海外公司(對英文不好的人來說)」,或是「對不喜歡的同事說明工作内容」等事務,會讓你想「既然只要花十分鐘,那就趕快做吧,反正都得做」,早早一鼓作氣完成它。

 

16、擬定一套應付「突發事件」的流程
很多工作,無論事前擬定了多周全的計畫,或用多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實際工作時,有些部門還是會頻頻發生緊急狀況,占用工作大量的時間。我稱這種情況為「被手忙腳亂案件耍得團團轉狀態」。這時,節省時間的訣竅,就是盡可能將應對突發狀況時的步驟記錄下來,做成「操作手冊」。
即使突發狀況有各式各樣的可能,但若試著整理内容,會發現其實不出五、六種模式。因此,當問題第一次發生,得花上很多時間解決時,我會將恢復原狀的過程按部就班寫下來,整理成一篇報告。不只在整理的過程中有機會思考「或許有更好的處理方法」,當下次相同模式的問題再度發生時,就能冷靜下來,按照步驟迅速處理。

 

17、與部屬用通訊軟體討論事情
對主管來說,最無法預測會花上多少時間的工作,莫過於與部屬討論事情。
煩惱工作不知如何進展、個人遇到的問題、對公司的怨言等等,部屬找主管商量的内容可說五花八門,但為了讓部屬在良好的心情下工作,幫助部屬解決問題,也是主管的職責,不可能將他們拒於門外。然而,傾聽部屬的問題,經常動不動就花掉三十分鐘到一小時的時間。
這種時候,我建議使用 LINE 或 Facebook 的私訊功能。和部屬直接面對面談話時,畢竟是在傾聽對方的煩惱,再怎麼樣也不能「邊做其他事」,時間必須被單獨侷限在這件事上。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通訊軟體,則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回覆,這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種方式。

想活得自由、不受束縛,就要管理你的時間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每個人擁有的資源不外乎可以歸納為「時間」、「金錢」與「生活習慣(健康)」三者。雖然從世界潮流來看,金錢的價值正在不斷改變;醫療技術也有日新月異的顯著進步。在不久的將來,即使是罹患不治之症或有所缺陷的人,也可能藉由機器人的力量自由行動,改變人類對健康價值的看法。 然而,無論世界再怎麼進化,我們還是無法改變「時間」的運轉。當然,只要維持健康的身體,人生中能運用的時間就會增加,若機器人取代了人類的工作,人類也能更有效地運用時間。只是,不管怎麼說,每個人一天還是只有二十四小時,無法增加任何一分一秒。 比起賺錢的技巧,我們更需要學會的是有效運用時間的技巧,而這樣的時代也已經來臨。 只要懂得自我管理,自然能提高工作速度與產出成果。 對訂定計畫或自我管理有所猶豫、躊躇不前的人,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認為「把時間拿來訂定計畫或自我管理太浪費時間」,一種是認為「不想過被時間束縛的人生」。無論是哪一種人,在所有人面前,時間都是平等且有限的,如果不能善加管理有限的時間,想過隨心所欲的生活恐怕非常困難。如果真心「想活得自由不受束縛」,就該認真掌控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