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與成功有約》全球發行超過四千萬冊,是出版史上最暢銷的書之一,至今仍然備受推崇,主要是因為書中介紹的七個習慣是作者每天親身實踐所結論出來的,且時代變化的越快越應該遵循。
一開始看到書名我以為會是像《原子習慣》那樣教你如何建立新的好習慣並取代舊習慣,但讀完後發現這並非是什麼新習慣,而是從我們已知ㄉㄜ習慣中去蕪存菁,並告訴你最重要也最基本思維模式,讓你從頭檢視自己的人生,改變你一直以來的作法,創造全新生活。

在書中你會學到如何找尋目標,如果你現在徬徨無措,這本書一定能給你一些啟發;還有學習如何溝通,而且可以應用在每一個領域;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如何創造雙贏創造成功;以及人生一定可以改變。

作者介紹

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 Covey

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國際知名教育訓練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FranklinCovey Co.)共同創辦人。

《時代》(Time)雜誌稱譽柯維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獲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素負盛名,以深刻且直接的引導,畢生致力於向大眾證明,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你開始七個習慣之前,首先要先改變思維

情緒三角, AEDP, 不只是憂鬱, 擺脫憂鬱, 負面情緒

本書將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與「意願」三者的混合體。

知識,是理論性的觀念,指點我們「做什麼」以及「為何做」;技巧,是指「如何做」;意願,則是「想做」,表示我們有付諸行動的企圖心。要培養一種習慣,這三項要素缺一不可。

要提升自我,必須先從思維著手;思維一旦改變,對外界的看法自然不同,就會回過頭來影響自我,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所以,我們應該從知識、技巧與意願三方面努力,突破舊有思維典範的束縛,使個人與人際關係都能更上一層樓。 

習慣一,主動積極

法蘭柯由於身為猶太裔心理學家,二次大戰期間被關進納粹死亡集中營,遭遇極其悲慘,令人不忍重述;他的父母、妻子與兄弟都死於納粹魔掌,只剩下妹妹唯一一個親人。

他受盡拷打折磨,從來不知道下一刻是要走進毒氣室,還是能僥倖保命,但卻得收拾同胞的遺體與骨灰。有一天,他裸身獨處於囚室,忽然之間意識到一種全新的感受,日後他將此感受名為「人類終極的自由」(the last ofthe human freedoms),當時他只知曉這種自由是納粹軍人永遠無法剝奪的。

在客觀環境上,他完全受制於人,但自我意識卻是獨立的,超脫於肉體束縛之外,他可以自行決定外界的刺激對自身的影響程度。換句話說,在刺激與回應之間,他發現自己還有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與能力。

意識受制於人者易為自然環境所左右,在秋高氣爽的時節便興高采烈,在陰霾晦暗的日子就變得無精打采。主動積極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天氣變化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本身的原則、價值觀才是關鍵。如果心中已經認定工作品質第一,即使天氣再壞,依然不改敬業精神。

習慣二,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有三個步驟:

  1. 從開始就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標。
  2. 假設你正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要去參加一位至親的喪禮。抵達之後,居然發現親朋好友集聚一堂,是為了向你告別。請認真地想一想,你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評語?

    你這一生有任何成就、貢獻或值得懷念的事嗎?你是個稱職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親友嗎?你是個令人懷念的同事或夥伴嗎?

    「以終為始」的立論基礎在於,每件事都是經由兩次創造過程,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構思,然後付諸實現。

    以蓋房子為例,在拿起工具敲下第一根釘子之前,必須先有詳盡的設計圖;而繪出設計圖之前,必須先在腦海中構思每一個細節;有了設計圖,然後有施工計畫,如此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築。假使設計稍有缺失,彌補起來可能就所費不貲。

  3. 改寫你的人生腳本。
  4. 確立人生願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定自己的人生哲學或基本信念,然後寫一份人生使命宣言。宣言中應包括自我期許與基本價值觀,至於內容往往因人而異。舉例來說,我有一位朋友的人生信條如下:

    • 家庭第一。
    • 借重宗教的力量。
    • 絕不放棄誠信原則。
    • 未聽取正反雙方意見,不驟下斷語。
    • 誠懇但立場堅定。
    • 有備無患。
    • 態度積極,保持幽默。
    • 別怕犯錯――怕的是不能記取教訓。
    • 協助屬下成功。
    • 多請教別人。
    • 珍惜現在。

    心中秉持恆久不變真理的人,才能屹立於動盪的環境中,因為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取決於他對自我、目標以及價值觀的不變信念。

    確立人生使命之後,我們就不必借助成見或偏見來面對變局,如此一來,便能保持安全感。

    現在,請試著寫下理想的一生,愈詳細愈好。你不妨和配偶在腦海裡描繪出結婚二十週年、五十週年的情景,兩人共同計劃未來,討論理想的婚姻關係為何?你也可以設想退休後的情形,希望有怎樣的成就與貢獻?退休後又有什麼計畫?

  5. 改變觀察世界的視角
  6. 當我們深入自己的內在,理解並調整自己的基本思維典範,以正確的原則取得平衡,就等於是創造出堅實有效的核心,以及觀看世界的清楚視角。接下來,就能以這個視角來與世界產生連結。

    我建議可以使用視覺化肯定句來做到改變視角。假設我是非常愛孩子的爸爸,我可以利用右腦的視覺化能力,寫下「肯定句」,讓我在日常實踐中變得更貼近內在價值。

    好的肯定句有五個基本元素:個人化、正向、針對當下、可視覺化、充滿情感。所以我可能會這樣寫:「我(個人化)感到非常滿足(充滿情感),因為我(個人化)今天(針對當下)採取帶有智慧、愛、堅定與自制(正向)的態度來處理孩子的淘氣行為。」

    接著,我可以將這段話視覺化,每天花幾分鐘坐下,完全放鬆身體與腦袋,想想孩子可能做出哪些頑皮的事。

    再來,我可以盡量感受身下所坐椅墊的質料,以及腳下踩的地板、身上穿的毛衣,想像女兒身上的洋裝、她臉上的表情。我腦海中的意象愈清楚豐富,就愈能深度經驗整件事。

    之後,我可以看到女兒做了某件惹毛我的事,讓我心跳升高,怒不可遏,但接下來腦海浮現的不是我慣常生氣的反應,而是看著自己帶著愛與自制,就像肯定句所寫的,處理這個情況。我可以重寫程式、自創劇本,跟著自己的價值與個人使命宣言而行動。
    如果持續下去,我的行為會慢慢轉變,不再依循父母、社會、性別框架或外在環境的劇本而生活,我能夠照著內在價值結構,活出自己的劇本。

習慣三,要事第一

情緒三角, AEDP, 不只是憂鬱, 擺脫憂鬱, 負面情緒

請先回答以下兩個問題,你的答案對於接下來要討論的第三個習慣十分重要:

  • 有哪件事,你經常做,會對個人生活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但未行動?
  • 在事業上有哪件事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根據新一代個人管理理論,將耗費時間的事務依據急迫性與重要性分為四類急迫性是指必須立即處理,比方一通電話,儘管你正忙得焦頭爛額,也不得不放下手邊工作去接聽。你本來可以花上幾小時準備資料,打扮整齊,前往某人的公司討論特定議題,但如果此時電話響了,很可能你得先接電話,放下本來預定的計畫行程。

如果你打電話給某人,大概沒有人會說:「稍等我十五分鐘,先別掛斷。」但很多人可能會讓你在辦公室外等上十五分鐘,只因為他們正在講電話。

急迫之事通常都顯而易見,推託不得,卻不一定很重要。重要性與目標有關,凡有價值、有利於實現個人目標的就是要事。
若要集中精力於當前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

 

授權造就成長

授權是提高效能的祕訣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於授權,總覺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時又省事。其實,把責任分配給其他成熟老練的員工,才有餘力從事更高層次的活動。因此,授權代表成長,不但是個人,也是團體的成長。

事必躬親者凡事不假外求,例如:不放心子女而寧可自己洗碗的父母、自繪藍圖的建築師或自己打字的祕書,都屬於這一類。
反之,管理者注重建立制度,然後匯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分派子女洗碗的父母、領導一群設計人員的建築師,或監督其他祕書與行政人員的執行祕書。

假定事必躬親者花一小時可產生一單位的成果,那麼管理者經由有效授權,每投入一小時便可產生十倍、五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成果。

充分信任型授權必須雙方對以下事項有足夠的默契與共識:

  • 預期的成果:管理與被管理的一方必須就預期的結果與時限進行溝通,寧可多花時間討論,確定彼此認知無誤。討論重點在成果,不在方法。
  • 應守的規範:授權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必須加以規範,但切忌太多。然而也不可過度放任,以致違背了原則。對可能出現的難題與障礙,應事先告知對方,避免無謂的摸索。
  • 可用的資源:雙方確定可用之人力、物力、財務、技術或其他資源。
  • 責任的歸屬:約定考評的標準及次數。
  • 明確的獎懲:依據考評結果訂定賞罰,包括:金錢報酬、精神獎勵、職務調整等等。

對不夠成熟的人,目標不必訂得太高,指示要詳盡,並且充分提供資源,同時監督考核也要比較頻繁、獎懲也要更直接;對成熟的人,可分配挑戰性高的任務,精簡指示,減少監督考核的次數,考評標準則較為抽象。

習慣四,雙贏思維

個人獨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圓滿人生還需追求公眾的成功。

在互賴關係中,人人都是領導者,同樣企求發揮更多的影響力,但最成功的領導應建立在利人利己的基礎上。

人際關係的思維可歸納為六大類:利人利己 ( 贏 / 贏)、損人利己(贏/ 輸)、損己利人(輸 / 贏)、兩敗俱傷(輸 / 輸)、獨善其身( 贏),以及好聚好散(無交易)。

損己利人的態度在協商或交涉時等於是退縮,代表你不是讓步就是放棄−−就領導風格來看,這等於默許或縱容。
有些人太過關注自己的敵人,甚至到了執迷的程度,對於其他事情視而不見,一心一意只想鬥垮對方,就算賠上自己也在所不惜,這種人的哲學就是兩敗俱傷
又有一種人,利己但不一定損人,「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他們的哲學。當不涉及競爭時,這種想法相當普遍。

若問前述五種觀念何者正確,答案是:視情況而定。

在運動場上,自然要分出高下;推廣業務時,兩個不相關的責任區也不妨彼此競爭,以刺激業績。但是,需要群策群力的工作,也不能用互相競爭的策略。
假使你十分珍惜與重視某一人際關係,而牽涉的問題又無足輕重,那麼偶爾放低姿態,表示重視對方,也無可厚非;或者,為了更崇高的目標,不值得在細微末節上計較,那麼退一步又何妨?
但在有些特殊情況下,根本談不上兼顧旁人的利益。比方親人陷於生命危險,此時自顧不暇,遑論其他。

由此可見,人際關係也需因事制宜,但一般而言,利人利己的原則還是最行得通的。
利人利己可使雙方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並共蒙其利。

 

品格是利人利己觀念的基礎,其中又有三大品格特質最為重要。

  • 真誠正直。
  • 成熟——亦即勇氣與關懷兼備而不偏廢
  • 富足的心態——富足的心態源自厚實的個人價值觀與安全感,由於相信世間有足夠的資源,人人得以分享,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開啟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並提供寬廣的選擇空間。

習慣五,知彼解己

如果你希望達到有效溝通,影響他人,包括:伴侶、孩子、鄰居、老闆、同事以及朋友,全都需要從理解對方開始。

知彼解己首先需要誠實以對,以身作則和做人做事的方式,是你能否真正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待人處事的方式會展現出你的人格而不是你刻意裝出來面對大眾的形象,別人便會聽其言、觀其行,從中看到真實的你。

你的人格會不斷展現給外界,與外界溝通。長期下來,別人自然會信任(或不信任)你這個人及你說的話。

接著要提供心理的空氣,當你能帶著同理心傾聽他人說話,便可以提供對方心理的空氣,滿足對方精神上的需要,這時你才能集中心力解決問題或發揮影響力。

最後在想辦法解決問題之前要先了解對方。了解對方,是你的第一要務,特別是在問題浮現之前、在你評估與開處方之前,以及在你急著表達意見之前,請先理解對方的立場,這個有用的習慣能提升人際互賴的效能。

只要我們真實而深刻地彼此了解,就為所有問題開啟了創意與第三選擇之門。我們之間的分歧,不再是溝通和進步的絆腳石,反而是步向統合綜效的墊腳石。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也就是集體創新,讓一加一等於三。只要能發現不同意見的價值,有效溝通,並找出第三種選擇,讓衝突與歧見成為前進的基石,創造出最大的效能。

我永遠忘不了曾教過一班大學生,課程名稱是「領導哲學與風格」。記得開學三週左右,有一位同學在口頭報告中,坦白道出自己的親身經驗,內容相當感人而且發人深省,全班都深受感動,十分佩服這位同學的勇氣。

其他同學受到影響也紛紛發表意見,甚至對內心深處的疑慮也毫無保留地分享,那種信賴與安謐的氣氛,激發人前所未有的開放。一時之間,原先準備好的報告被擱置一旁,眾人暢所欲言,展開一場腦力激盪。

我也完全投入,幾乎有些渾然忘我。我逐漸放棄原定的教學計畫,因為有太多不同的教學方式值得嘗試。

最後,大家決議拋開教科書、進度表與口頭報告,另訂新的教學目標與作業,全班興致勃勃地策劃整個課程內容;又過了大約三週,大夥強烈渴望公開這一段經歷,於是決定把學習心得匯集成書。大家又重新釐定計畫,重新分組。

每位學生都比以往更加倍努力,而且是為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目標而努力。這段歷程培養出罕見的向心力與認同感,即使在學期結束後依然持續不衰。後來這班學生經常舉行同學會,直到現在,只要我們聚在一起,仍然津津樂道那個學期的點點滴滴。

習慣七,不斷更新

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 古希腦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 在心智層面: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我極力推薦大家由一個月讀一本書開始,然後進步到兩週一書,甚至每週一書。不讀書跟不識字沒有兩樣,好的雜誌與圖書也值得一讀。
    寫作是砥礪自我的另一個有效途徑——記下個人的心得、經歷、思想,可藉以釐清思路,增進思考能力;撰寫思想深刻的信函也同樣有益。組織與規劃是與習慣二(以終為始)與習慣三(要事第一)相關的心智成長法。

  • 在社會情感層面:歷練待人處事之道。
    社會與情感生活互為表裡,情感主要來自人際關係,也多半反映在人際關係上,因此不需多費心,只要在日常交往中多加練習即可。以關係密切的人為例,不論是配偶、子女或同事、親朋,由於必須經常接觸,難免意見相左。
    化解歧見的第一步,是實踐習慣四,向對方提議繼續溝通,直到獲得雙方滿意的結果為止,通常一般人都會接受這種建議。其次,應用習慣五,先聆聽對方的意見,但不是為了回應,而是想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直到可以正確複述對方的觀念,才算大功告成。接著,準確地表達自己,最後再統合綜效,尋找第三條路
     
  • 創造影響而非名聲。
    幫助他人、服務他人,能帶來內在的安全感。
    工作有一層重要意義,是看到自己有所貢獻、發揮創意,而且為群體帶來改變。
    另一個服務的方式,是透過匿名,不為人知,但重點是為他人帶來幸福。也就是說,服務的動機是創造影響,而不是名聲。

 

本書的七大習慣唯有在身心平衡的狀態下效果最佳,因為每個習慣之間,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愈是主動積極(習慣一),就愈能掌握人生方向(習慣二),有效管理人生 ( 習慣三);能夠不斷砥礪自己(習慣七)的人,方懂得如何了解別人(習慣五),尋求圓滿的解決之道(習慣四、六);同理,一個人愈獨立(習慣一、二、三),就愈擅於與人相處(習慣四、五、六),而磨練自己,則可以提升前六種習慣的境界。

此外,增進體能可以加強定力(習慣一),這算得上是運動除健身之外的最大益處。
鍛鍊意志力有助於掌握人生(習慣二),增進實現自我的力量,並且不致違背良知,為外力所動搖,安全感也由此而生。
發展心智則可強化管理能力,在規劃人生時,強制自己以要務為重,不受急事所羈絆,能夠最有效地運用時間與精力;甚至,若能活到老、學到老,更可擴大知識領域,增加選擇空間。

請切記: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唯有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也就是產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每天抽出至少一小時鍛鍊自己,兼顧健康、靈性與心智的面向,不但是個人勝利之鑰,也能成功擴大你的影響範圍。

你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書中特別強調,有些不良的行為模式是上一代遺傳下來的,但我們可以努力改變。另一方面,很多人仔細審視自己的行為模式時,可能會發現它們很不錯,但那是上一代留下來的我們視為理所當然

真正的自我意識有助於識別這些行為模式,並對前人心存感激,因為他們以原則為重心的生活,不僅讓我們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讓我們明白,只要努力,就可以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就算童年遭受父母虐待,也不代表你長大一定會虐待自己的孩子,儘管很多證據顯示,人們傾向於遵循上一代傳下來的行為模式,但只要你是個主動積極的人,就可以改變這種行為,你可以選擇善待子女、肯定子女,用積極的方式教育他們。

這些都可以寫進你的個人使命宣言,想著將它付諸實踐,創造「每天的個人成功」,慢慢學著愛和原諒父母。如果他們還健在,請透過理解來與他們建立積極的關係。

在你家族中流傳好幾代的趨勢,可以在你這裡畫上句點。

你是轉型者,連結過去和未來,你自己改變了,就可以影響到後代許多人。

後記

你是否經常怨恨從小家人給你的劇本或創傷造成你現在被困住?但你其實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很多人都會心裡想說「放屁!你不知道我過得有多慘才這麼說!」但你真的沒有辦法做選擇嗎?我知道有些人因為疾病被剝奪了快樂的感覺,但要不要接受幫助這就是一種選擇;要不要相信幫助你的人,這也是一種選擇;要不要離開虐待你的人,這也是一種選擇。有的人甚至選擇不要好起來,因為好起來以後就得靠自己面對各種問題,不好起來相對而言是較有安全感的選擇。

作者史蒂芬‧柯維也曾與一家公司主管合作過,該公司總裁才華洋溢、精明幹練,但管理風格卻十分獨裁。當所有人都在抱怨總裁的不是時,有一位主管選擇不批評,努力減輕下屬壓力,受差遣時總是多做一步,設法配合上司長處,把努力重點放在可以控制的部分。之後他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後來公司重大決策必經他的參與和認可,也相當受倚重。 

試著將態度慢慢轉變成主動積極,並確立你的人生願景,依據人生願景做出篩選,以最重要(但不一定急迫)的事情為優先,然後傾聽並了解問題背後最主要的原因,找出雙贏的選擇,產生最大效益,最後要不斷精進與練習,你也可以改變你的現況、改變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