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家人 使用說明書 作者 黑川伊保子

黑川伊保子

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研究員。1959年生於日本長野縣。
奈良女子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畢業後,於電腦製造商擔任AI程人員,2003年創立性研究(感性Research)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為該公司董事長,並為大塚製藥SOYJOY等商品名稱進行性分析。

她發現男女大腦的「瞬間反應」不同,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暢銷書《老婆使用說明書》與《老公使用說日月書》(以上皆悅知文化)中。另有《改善女人心情的方法》(暫譯:集英社International)、《打造戀愛腦》(大牌出版)、《成熟腦》(暫譯;新潮文庫)等著作。

父母並不是因為小孩「乖」「成績好」「有禮貌」而愛小孩,單純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小孩並不是因為父母「溫柔」「煮飯好吃」「會給零用錢」而愛父母,單純因為是自己的父母。

為什麼在家裡會覺得壓力很大


如果你常常為了家人的某件事或某個行為而感到不耐煩,與其治好對方,不如改變自己的做法會輕鬆許多。當你想到對方明明做得到卻不做,就會氣到不行,然後更想逼他照你的方式做。然而如果知道對方是真的做不來,你便會開始思考該如何改變做法。
然而只要花點心思,或許就能拯救整個家庭。
例如對方總是不把垃圾丟進五公尺遠的垃圾桶,那就在附近再放一個吧。

Photo by Jimmy Dean on Unsplash

男女大腦有別,優秀男性的大腦,想睡覺時只看得到床、想泡澡時只看得到浴缸。
男性的大腦是在狩獵中逐漸演化,一旦鎖定目標,眼中除了目標之外別無他物,眼前的一切就是被遮蔽住一樣,只能用「什麼都看不到」來形容。
人類能專心凝視的視線範圍據說只有「拇指指甲」的大小。當凝視遠方的獵物,當然會無視周遭的事物,也不可能分心去看目標以外的東西。
鎖定目標後緊盯不放,這種視野的習慣恰好也反映在思考的習慣,當然也會反映在說話的習慣。這樣的人擁有強烈的目的意識和客觀性,優點多到數不完。這項能力在事業開發上會受到重用,換句話說,這個能力是成功商務人士的必備條件

不分男女,優秀女強人的大腦也會優先這樣運作

另一方面,女性的大腦則專注於採集食物和照顧小孩,能夠即時注意到孩子的一丁點變化。很多女性可以仔細觀察三公尺以內的東西,任何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她們的眼睛。採用這種大腦運作方式的女性能因此多子多孫,即使是沒有生產過的女性也繼承了這樣的女腦。
所以,老婆離開客廳時會順手整理杯子;去廁所時會檢查除臭劑、更換毛巾;把髒毛巾丟進洗衣機的同時還會記得拔掉浴缸的水塞。

Photo by Maxim Potkin on Unsplash

「溺愛」家人的效用


家人是用來寵的
「在缺乏歡笑的家庭長大,孩子想努力也努力不了。」只在意結果的父母,教不出一流的選手。不只高爾夫球,所有需要「策略」的領域,從失敗中學到的都比成功來得多。
當父母害怕失敗,孩子也會恐懼失敗。當父母過度期待孩子成功,孩子反而會因為壓力而難以成功。一旦害怕失敗,就會因為失敗帶來的衝擊太大而無法反覆從中學習,導致大腦不去反省失敗。這樣的循環會讓自己落後他人一大截。

失敗也是有一套「正確」的方式:

  1. 不害怕失敗,勇於挑戰。
  2. 失敗後坦然承認,並為失敗感到難過。
  3. 相信「過了今晚會變更聰明」,好好睡一覺。

不該害怕失敗,反而要歡迎失敗。

家人

Photo by Senjuti Kundu on Unsplash

三個訣竅好好利用失敗經驗來活化大腦
訣竅1:不要把失敗歸咎於任何人事物。
當你把一切的不順遂怪罪在別人頭上,大腦就無法認知「這是要寫入腦中的失敗」,於是挫敗之後什麼都沒得到,非常可惜。最好拋棄受害者心態,才有助於讓大腦學習。
有些父母願意與小孩共同承擔挫敗,一起懊悔「如果我也幫你留意就好了」。很明顯的,前者與孩子是敵對關係,後者則懂得「管理」小孩,讓孩子服氣,並得到敬愛。
把他人的失敗轉化為自己的感受力,會讓你獲得更多信賴

訣竅2:不要在過去的失敗中鬼打牆。
失敗的當天晚上,腦中的失敗迴路閾值會提高,讓神經訊號不易傳遞,如此便不會重蹈覆轍。然而,如果一直無法放下過去的失敗,並在腦中反覆回想,甚至鑽牛角尖,那麼好不容易阻斷的「失敗迴路」就會再次甦醒。
你會發現,每當做一件事情,若從反省過去的失敗開始著手,敗率就會變高

訣竅3:不要唱衰未來。
除了不要刻意回憶過去的失敗,一直說自己未來會失敗當然也不好。
我們不必把家庭當成競技場,家庭是一個允許失敗、用失敗來活化大腦的最佳場所,要擺脫「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價值觀。

不能寵的事
話雖如此,寵溺家人也是有例外的,那就是生活習慣不在這個範圍內尤其是飲食太隨便會毀了人生
作者說:「如果有人跟我聊到『老公個性很差所以想離婚』,我一定會建議她:『先調整飲食生活,兩個月過後再看看。』我的意思是,讓老公的早餐吃得營養、午餐吃得豐盛,連加班要吃的消夜也要用心準備,避免空腹時突然攝取太多醣類。
所有執行這項建議的人都說:『老公的個性變了!』」

驅動大腦運作的是營養,主導家裡飲食的人,等於掌握家人的人生。

因為是家人所以「不能做」的四件事


家人的個性不管是「奢侈成性」還是「掉東掉西」,一定有其功用。
人一定會被個性與自己互補的伴侶吸引,家庭就是性格相反者的聚集地。
一個人的浪費,可以讓另一個節儉的人過得更奢華。很會賺錢的人,也可能是健忘的天兵。經常丟三落四的人,也會遇到擅長把東西找出來、讓事情圓滿落幕的天才。
家庭就是凹凸面互相組合的團隊,共同畫出又大又漂亮的圓,讓人生圓滿。
不過要讓個性如此不同的一群人相處融洽,需要一些規則。

法則一:不要把「世俗」帶回家
從某個角度看是浪費,從另個角度看卻是享受人生——翻轉自己的觀點會讓人生變得更愜意。作者認為可以養成這樣的思考習慣。從反面的角度來思考人生中的每件大小事,不只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在職場上和生活中也會變得更圓融。

完全不在意世俗的眼光,是身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溺愛

如果把外人的價值觀、判斷標準帶進家庭,這個家一定充滿火藥味,這個家的每個人一定經常生氣。當父母心中存在著孩子該有的「理想型」,並根據理想型以扣分的方式檢視孩子,就只會看到他的缺點,導致每個人一進家門就覺得很煩躁。
如果女性對自己的理想型是「精通家事和廚藝、在社會上很活躍、眼角沒有細紋、臉上沒有斑點也沒有法令紋、身材凹凸有致」,也是大有問題。就大腦不可能樣樣一百分,一旦根據心中理想而對他人或自己加分減分,就會變得焦慮又沮喪。
父母並不是因為小孩「乖」「成績好」「有禮貌」而愛小孩,單純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小孩並不是因為父母「溫柔」「煮飯好吃」「會給零用錢」而愛父母,單純因為是自己的父母。

家人

法則二:失敗沒什麼好責備
不要責備家人的失敗,而是要包容家人的失敗。無論是打破杯子還是獨自煩惱,當事人一定會覺得孤單難過,這種時候正需要家人的陪伴不是嗎?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責備失敗的家人、挖苦失敗的家人呢?
人一旦被罵,反而不會覺得內疚。
作者有一次在兒子上考場的前一天,把他的重要文件弄丟了,正當她翻遍整個家都還找不到的時候,兒子平靜地對她說:「我把文件拿給妳的時候妳正在忙著出差,我應該在妳不忙的時候拿給妳才對。」明明該被罵,他卻如此包容,這段經歷讓作者的大腦學習效果提升一百倍。

法則三:禁用5W1H提問法
突然被間到5W1H,話就講不下去了。
對家人不能直接丟出「5W1H系列問題」。所謂5W1H系列問題,是指以Who」(誰)、「When」(時間)「Where」(地點)、「What」(何事、對象)、「Why」(原因),以及「How」(方法)開頭的問題。

我們可以把「為什麼?」換成「怎麼了?」
X】「為什麼不寫作業?」
O】「你還好嗎?最近好像常常忘了寫作業,怎麼了嗎?」
X】「我不是跟你講過臨時加班一定要提前先説嗎?為什麼沒告訴我?」
O】「沒收到你的LINE,沒事吧?」

【對話1
父母:「為什麼不寫作業?」
孩子:「忘了。」
父母:「……(氣個半死)

【對話2
父母:「咦?還沒寫作業,還好嗎?怎麼了?」
孩子:「我忘了。」
父母:「那怎麼樣才不會忘記呢?」

心靈對話vs.問題解決型對話
心靈對話是同理對方的感受,目的是察覺和理解;問題解決型對話則是確認狀況並指出問題點,目的是處理和解決
家人之間的對話應該從心靈對話開始。就算你想告訴對方「你應該這樣做」,也要先讓對方感受到「我理解你的感覺」「你做得很好」。
家人的第一任務就是給予安全感,讓對方安心、減少壓力,讓大腦的活化程度達到最高。在這樣的基礎下再來解決問題就能觸碰到心靈,產生大腦深層的智慧。
心靈對話不是從詢問對方的事情開始,而是從自己的事情說起。作者和讀稚園的兒子說話時,也會用這種方式,例如:
「今天有人在公司跟我說了一件事。他講得合情合理,但聽起來就給人不舒服的感覺。」
「合情合理是什麼意思?」兒子問她。後來兒子想了一想,也跟她分享自己的事:「我在幼稚園也發生了○○的事。」
在這樣的心靈對話下,他以充滿「臨場感」的方式參與作者的日常生活,也向作者分享很多自己的事,他們互相鼓勵。現在二十九歲的他,依舊跟作者保持這樣的互動。

家人

Photo by Sai De Silva on Unsplash

法則四:不要侵入家人的「時空」
因為疫情的關係遠距工作變成一個趨勢,但同時也剝奪了家人之間的使用空間,先生可能需要在主臥工作,另一間房讓給了小孩,主婦只剩下隨時會被打擾的客廳使用。
除了空間之外,連獨處的時間也會被剝奪,因為都在家裡工作,隨時都能跟家人說話,也許是詢問「衛生紙在哪?」又或者是「晚餐吃什麼?」老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一見到人就忍不住「交代」事情,那麼對於二十四小時都得面對面處在同個空間的家人來說,肯定很受不了。
區分時空,讓每個家人都有各自的獨處時間與空間,就是後疫情時代的新家規

家人

Photo by Maxime on Unsplash

後記


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到底家人對於我來說是什麼。從前我總是想要逃離家人的管控,也一直希望自己不要像自己的長輩們一樣教育小孩,更害怕變成自己的父母。在《過度努力》一書中說過,「即使你身上有和父母類似的特質,但是,你個人的意志、你的選擇,都會讓你跟他們不一樣,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而這本書的最後作者也說了「就算父母對你不溫柔,你還是可以對自己的孩子溫柔;如果另一半欠缺溫柔,你也可以為他灌注溫柔。為家人注入溫柔會讓家庭變得溫暖,並產生源源不絕的循環。」

其實我們是可以對家人溫柔、寵溺家人的,家也不應該是我們想逃離的地方,若我們不喜歡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那我們可以選擇用我們的方式去對待、同理我們的父母或家庭,若你希望和家人有不同的相處模式,或是想要好好的疼愛家人,那麼就試著照書中建議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