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Tengyart on Unsplash

情緒虐待發生在世界各地的許多人身上。一般來說,情緒虐待是一種有害的互動模式,不涉及身體爭執,但會對人的情緒健康造成傷害。當兒童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或以一種使他們認為自己一文不值,或不受歡迎的方式對待時,可能會發生情緒虐待的問題。情緒虐待會導致精神疾病、性困難、自尊心下降、藥物濫用、犯罪和人際關係問題。情緒虐待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兒童情緒虐待、言語虐待和控制行為。

分析情緒虐待兒童

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1. 無情緒兒童。這可能包括反應遲鈍、父母不敏感和情感忽視。分析監護人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的反應方式。一些警告訊號是,如果監護人或父母是:
    • 無法或無法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 忽視孩子的互動需求。
    • 未能向孩子表達積極的情緒(微笑、大笑)。
    •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
    • 對孩子的拒絕或敵意。
    • 過於關注自己的問題,例如精神疾病、藥物濫用或工作責任。
  2. 與該年齡不恰當的互動。當監護人對適合年齡的互動和紀律沒有足夠的了解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可能意味著父母將孩子視為具有較大兒童或成人的發展能力。父母可能無意造成傷害,但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與孩子進行不適當的互動。尋找:
    • 暴露於兒童無法處理或理解的混亂或創傷性事件。這可能包括遭受家庭暴力或自殺行為,例如自殘或自殺未遂。
    • 不合理的家務期望(例如讓一個 4 歲的孩子為家人洗衣服)。
    • 期望殘疾兒童做鑑於其殘疾不合理的事情。
  3. 未能識別個性。父母無法完全理解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的人。這種虐待在離婚訴訟和監護權糾紛中很常見,可能表現為:
    • 利用孩子滿足父母的心理需求。
    • 無法區分兒童的現實與成人的信念和願望。
    • 缺乏心理界限(例如,父親向孩子抱怨母親的行為)。
  4. 未能促進社交技能。這意味著父母或監護人不會幫助孩子發展社交技能。 這可能包括:
    • 通過給孩子酒精或毒品、讓他們接觸色情或虐待人類或動物來腐蝕孩子,包括教孩子自我毀滅或反社會行為,如欺凌。
    • 心理忽視(未能為大腦發育和學習提供足夠的機會)。
    • 隔離孩子。
    • 讓他們參與犯罪活動。

識別言語虐待

Photo by Icons8 Team on Unsplash

  1. 大喊大叫。偶爾生氣是正常的,但經常大喊就不是了。
    • 施虐者可能變得充滿敵意和攻擊性。
    • 他們可能會尖叫和咒罵。
    • 他們不道歉,也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氣。
    • 如果有人試圖解決問題,他們拒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 辱罵。辱罵是使用冒犯性的字眼侮辱某人的行為。如果使用非常負面的句子責罵並且經常重複,那麼辱罵可能是一種情緒虐待。與友好的取笑不同,如果受害者表現出不安,施虐者也不會停止辱罵。一些辱罵的例子是:
    • “喂,笨蛋。你這個傻子。你是個魁儡。”
    • “你這個懦夫。”
    • “你怎麼這麼變態?我發誓你是精神病,你要搶劫一所學校嗎?”
    • “你是要幫我做這件事,還是膽小鬼?”
  3. 責備和羞辱。有時濫用職權的人會通過指責受害者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受害者可能會開始相信他們應該受到虐待,或者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們的錯。
    • 責備內容可能看起來像,“這都是你的錯,都是你做的,我什麼都沒做,道歉。” 它也可以更微妙,例如“如果你沒有表現得那麼糟糕,我不會虐待你。”
    • 羞辱可能是這樣的:“看看你做了什麼,你是個壞人,你應該對自己感到厭惡,我真為你感到羞恥。”
  4. 不恰當的幽默。開玩笑看起來很輕鬆,但它可能是有害的,特別是如果有人確實有特殊的敏感性或殘疾。
    • 這可能涉及不當取笑或嘲弄某人。例如,取笑某人的體重或外表可能是一種情緒虐待。
    • 如果一個善良的人被要求停止或被告知它是有害的,他們就會停止取笑某人。施虐者不會停止,因為傷害人是他目的。

尋找控制行為

Photo by Oscar Keys on Unsplash

    1. 注意這個人是否正在做你生活中的所有決定。如果這個人告訴你應該穿什麼、吃什麼、你可以去哪裡以及你可以看到誰,這是一種控制行為,也是一種情緒虐待的跡象。施虐者讓你覺得依賴他,你無法做出自己的決定。
    2. 識別恐嚇。虐待者可以控制和專橫。這可以表現為需要替他人做出決定並告訴他人該做什麼,虐待他人的人可能期望人們不問他就聽從他的命令。恐嚇策略可能包括:
      • 做出威脅性的表情或手勢。
      • 在人面前砸東西。
      • 破壞財產、傷害寵物或展示武器。
    3. 傾聽威脅。威脅是指施虐者試圖嚇唬對方留在他們身邊,或撤銷對他們的指控。施虐者可能威脅對方、對方的親人,甚至傷害自己。
      • 威脅可能很模糊,例如“如果我不能擁有你,沒有人可以”或“你這樣做你會後悔的。”
      • 施虐者可能威脅要拒絕提供食物或其他人需要的照顧。
      • 知道恐嚇威脅就是犯罪。如果您覺得您或您認識的人處於危險之中,請向警方報告此人,您也可以要求限制令。
    4. 注意社會隔離。社會隔離可以是一種控制形式。施虐者希望受害者沒有親密的友誼或關係,因為這會限制了施虐者的控制。施虐者知道受害者可能會尋求社會支持的幫助,他可能想限制這些支持。
      • 這可能表現為孤立個人或不允許此人處於社交場合(例如與朋友外出)。他們也可能為受害者設定了太多的“規則”,以至於受害者在遵守施虐者規則的同時,進行社交活動的工作量太大。
      • 施虐者也可能試圖阻止該人上學或工作。
    5. 認識到財務濫用。經濟虐待可能發生在親密關係中,也可能發生在老年人(稱為虐待老人)和殘疾人身上。經濟虐待包括以下任何一項:
      • 嚴格控制財務。
      • 扣留錢或信用卡。
      • 強迫這個人對花費的每一分錢進行核算。
      • 扣留基本必需品(食物、衣服、藥物、住所)。
      • 限制該人的津貼。
      • 阻止他們工作或選擇職業。
      • 破壞某人的工作(讓一個人錯過工作,不斷打電話)。
      • 搶劫或偷錢。

文章來源:wiki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