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 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
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成功、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好,而是教我們想清楚自己的選擇,判斷什麼才是最重要、最需要你花心思去在意的。
管他的也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在乎,相反的是意味著不在乎會碰到多少障礙,目的未達到前決不罷休。
- 作者簡介
- 人生太短,在意的事情太多
- 別被錯誤的價值觀誤導
- 四個常見的錯誤價值觀
- 一、享樂
- 二、物質成就
- 三、永不犯錯
- 四、一味往好處想
- 好/壞價值觀的定義
- 五種違反直覺的價值觀最能幫助一個人
- 一、選擇與負責
- 二、不確定性 – 對自己少一些確定感
- 三、失敗
- 四、拒絕
- 五、思考死亡
作者簡介
馬克‧曼森(Mark Manson)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兩度排名第一的作家,其書籍在全球已售出超過 1400 萬冊。作品已被翻譯成超過 65 種語言,並在 16 個不同的國家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根據亞馬遜統計,此書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是 2017 年閱讀量最大的非小說類書籍。
馬克曾在全球 50 多家最大的報紙、雜誌和電視/廣播節目中發表文章或發表專題報導,包括:NBC、CNN、Fox News、BBC、GQ、衛報、時代雜誌、Larry King、Dr. Oz 、《紐約時報》、《紐約郵報》、《今日美國》、Buzzfeed、Vice 和 Vox 等。
在成為作家之前是一名部落客。他在 2009 年創建了一個部落格,幾年內每個月都有超過一百萬人點閱,至今這個網站每年仍有超過 1500 萬人點閱。
你是否有發生過下列的狀況?
滿腦子愈想致富,不管賺再多的錢,愈是覺得自己很窮;愈是希望變成讓大家心動的性感美女,但每照一次鏡子,愈是覺得自己滿是缺陷,儘管實際長相並沒有那麼不堪;愈是想成為眾人的目光焦點,愈是造成反效果,朋友離你越來越遠;愈是強烈地想提升心靈層次,愈是變得自以為是與膚淺。
人生太短,在意的事情太多
「我們多數人的生活裡充滿糾結與掙扎,因為過於在意不該在意的東西。」
我們太在意醫院護理師的語氣不佳,儘管他們只是忙到沒有笑容;太在意朋友沒有約你出門;太在意一篇PO文的按讚數量太少。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對某件事愈不在意,你對那件事的表現與掌控其實愈好。最不在意某事成敗的人,最後卻插柳成蔭。當你停止在意,一切的問題似乎都迎刃而解了。」
作者說:「人生就是這麼回事,你終將會死,你和大家一樣會步入死亡,只不過早晚罷了。短暫的人生,你能在意的事情有限,而且非常有限。若你沒有自覺,不知取捨地在意每件事、每個人,不久你就會掛了,還會被人嫌到不行。」
人的一生當中,平均總共花了26年在睡覺,扣掉睡眠時間,以全球平均壽命75歲來計算,你只剩下三分之二的時間,再扣除洗澡、吃飯、上廁所,你大概只剩三分之一,約25年的時間,那麼,你是否覺得在意的事情太多了呢?
作者認為我們都應該「有想法就立刻去做」,不要在乎打擊、挫折,不在乎當眾出洋相,不在乎一敗塗地,為理念與目標奮戰比他們的感覺、自尊、自我都來得重要。「把「操心」(fucks)留給真正重要的人與事,包括朋友、家人、存在目的、墨西哥捲餅,以及偶爾纏身的一、兩件官司。由於他們的操心只留給重要的大事,所以別人也會把心思與注意力保留給他們。」
別被錯誤的價值觀誤導
常見的錯誤的價值觀例如:
一、享樂:
享樂很過癮,但人生若是以享樂為目的,這個價值觀頗為可怕。問問那些染上毒癮的人,因為追求享樂,結果把人生弄成什麼樣子?問問出軌偷腥的女子,為了追求享樂,結果家庭破碎、夫離子散,這樣的人生快樂嗎?問問任何一個嗜吃如命到想把自己吃死的男子,享樂到底能如何幫他解決問題?研究顯示,一心追求膚淺享樂的人結果落得更焦慮,情緒更起伏不定,也更沮喪。在人生滿意度的尺規上,享樂是最膚淺的一種,因此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
二、物質成就:
許多人評量自我價值時,根據的是賺多少錢、開什麼車、小孩的成績是否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好等等。研究顯示,只要一個人能夠滿足基本生理需求(食衣住行等),幸福快樂與俗世成就之間的關聯性很快就趨於零。因此,若一個人現在連溫飽都有問題,或是流落在印度街頭乞討,這時一年一萬美元的額外收入,當然會大幅影響他的幸福與快樂。但你若穩居已開發國家中產階級的位置,一年多一萬美元進帳,對你的影響不會太大——亦即要你加班,簡直是要你命,因為有沒有這一萬美元對你根本沒差。
2018年蓋洛普國際民調,訪問了全球170萬人,計算出「最快樂年薪」為9.5萬美金,若是超過10.5萬快樂的程度反而會下跌。
而過度強調物質成就的危險,在於可能讓物質的成就凌駕在誠實、非暴力、慈悲同理心等價值之上。若一個人自我評量的依據是象徵地位的物質與符碼,因而努力去累積這些物質與符碼,那麼這些人不僅膚淺,可能還是混蛋或敗類。
Photo by Alexander Mils on Unsplash
過度強調物質成就的危險,在於可能讓物質的成就凌駕在誠實、非暴力、慈悲同理心等價值之上。
三、永不犯錯:
我們人腦並非百分之百稱職的機器。我們會揣測失準,誤判或然率、記錯事實、犯了認知偏差、一時感情衝動做出決定。身為人,我們犯錯的次數可謂相當頻繁。要是因此衡量人生成就的依據是不犯錯,那你得費盡心思合理化自己做過或說過的所有事。人若根據不犯錯來評量自我的價值,就會被剝奪從錯中學的機會,欠缺培養新觀點及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這些人會封閉自己,將重要的新資訊拒於門外。所以人還是謙虛點比較好,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才對自己更有幫助,這會讓你遠離穿鑿附會或以訛傳訛的說法,讓你進入持續學習與成長的狀態。
四、一味往好處想:
有人評量自己的人生時,依據的是對諸事是否保持正向的思考與積極的態度。丟了工作?太好了!這是探索自己熱愛什麼的機會。丈夫出軌和自己妺妺有一腿?沒關係,至少這代表妳慢慢認識並瞭解自己對周遭人的意義與分量。小孩因為喉癌過世?沒關係,這下他的大學學費也省了!「活在人生的向陽面」這句話是有其意義與好處,但人生有時的確是差勁透了,最健康的作法是承認它、接受它。否認或壓抑負面情緒會把自己推向更深的困境,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走得出負面情緒與情緒失調。永遠往好處想其實是一種迴避,而非有效解決人生問題的辦法。附帶一提,碰到問題與難關,若能選擇正確的價值觀與評量依據,難題反而能激勵你,幫你打氣。
這讓我想起一部關於同情心與同理心的差異的影片,當你真心想讓遭遇挫折的朋友好起來時,千萬別叫他往好處想!
好/壞價值觀的定義
好的價值觀包括: | 壞的價值觀則是: |
一、以現實為基礎; 二、對社會有建設性; 三、立竿見影,可控制。 |
一、迷信的想法; 二、對社會有破壞性; 三、無法立竿見影,也不受控制。 |
有些價值觀健康而正面,包括誠實、創新、示弱、挺身捍衛自己、挺身捍衛他人、自重、好奇心、慈悲、謙卑、創意。有些價值觀既負面也不健康,諸如用手段或暴力支配主宰一切、不分青紅皂白飆粗話、老是自我感覺良好、老是想成為受矚目的焦點、不喜歡一個人、希望受大家的愛戴、為錢而賺錢、犧牲小動物用以祭神。
簡而言之,這正是「自我提升」的核心:排出價值觀的優先順序,選擇更該在意的事項。因為在意對的事情,便可挖掘出更有意義的問題。問題更有意義,人生才會更好。
五種違反直覺的價值觀最能幫助一個人
一、責任:不管誰對誰錯,一肩扛起自己處境與際遇的所有責任。
二、不確定性:承認自己有所不知,不間斷質疑自己的想法與信念。 – 每個人都有莫名的自信,並堅信自己是對的。
三、失敗:心甘情願找出自己的缺陷與錯誤,對症下藥。
四、拒絕:能夠拒絕別人,也能接受被人拒絕,這樣才能清楚界定自己能接受或不能接受什麼。
五、思考死亡:這點很重要,因為唯有時時思考死亡的意義,才能以適合的角度檢視自己其他所有的價值觀,並建構合理的人生觀。
一、選擇與負責
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出身富裕顯赫的家庭,但打從出世,他就患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健康問題讓他無法像一般人一樣交友,學習表現也不是特別突出。而他的弟弟亨利·詹姆士(HenryJames)成為享譽全球的小說家,他的妺妺愛麗絲·詹姆士(AliceJames)也靠寫作過著優渥的生活。威廉是全家的怪胎、害群之馬。當他年近三十(已不再年輕)依舊失業,做什麼敗什麼,身體也不聽使喚(動不動就這個病、那個痛,病情恐無好轉的可能)。他這輩子就算有別人不及的優勢、也不乏機會,但是做每件事都不順遂,他人生唯一不變的常數似乎是受苦與失望。威廉陷入重度憂鬱,開始計畫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某天晚上,他閱讀美國哲學家查爾斯•帕爾斯(CharlesPeirce)的演講內容,決定進行一次小小的實驗。他在日記裡寫道,他將給自己一年的時間,為人生發生的一切大小事負起全責。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不管失敗的或然率與可能性,他會盡己之力改變所處的環境。一年下來,若一切都沒改善,顯然他對自我的處境與現況確實無能為力,到時候他會結束自己的生命。
結果威廉·詹姆士後來成了美國心理學之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也被公認是他那個世代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哲學家、心理學家。他在哈佛大學執教,公餘之暇會在全美與歐洲巡迴發表演說。他婚後育有五子,其中兒子亨利後來成為知名傳記作家,獲得普立茲獎的肯定。
只要簡單的體悟,人就可以精進、成長。這個體悟是:不管外在環境或條件如何,我們每個人都該為自己人生發生的每件事負責。人生無常,我們無法控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但我們可以控制如何詮釋這些事,以及全權掌控回應的方式。不管承認與否,我們的際遇一直是自己造成的,別無其他可能。
二、不確定性 – 對自己少一些確定感
一、反問自己是不是想錯了
謹記若要有所改變或突破,你一定是搞錯了某些事。若是整天枯坐,日日傷心難過,表示你對生活裡的某件大事一定有所誤解。直到你開始質疑自己,並找出問題所在,否則一切難以改變。
二、若真的錯了,那為什麼會這樣?
許多人會反問自己是不是錯了,但鮮少人會再進一步自問:若我真的錯了,為什麼會這樣?之所以裹足不前,是因為背後的潛在意義讓人痛苦。發現自己錯了,不僅會質疑自己的價值觀,也會強迫自己想想另一個與既有價值觀抵觸的見解。亞里斯多德說過:「受教育的目的在於能夠欣賞與包容他人的想法,但不見得要接受。」能夠欣賞、分析不同於自己的價值觀,但無須非接受不可,這可能是改變人生、活出人生意義的核心技能。
三、相較於現在的困境,認錯是讓我們/他人的問題改善還是惡化?
以下有兩個選項,你會選哪一個?
A:你直覺妺妺的未婚夫不夠格,配不上她,所以你和家人為敵,拒絕接受她們訂婚,鬧得全家雞犬不寧,讓原本應該福快樂的時光變調,並破壞你和妺妺之間的互信與互重。
B:懷疑自己真有能耐決定妺妺的人生,決定什麼適合她、什麼不適合她,保持謙遜,相信她自己可以作主。就算他信不過,也會基於對妺妺的愛護與尊重,接受一切的結果。
許多人會選擇A,因為做起來比較簡單:不需要過多的思考,也不用容忍他人做出與自己相左的決定,但A選項也會讓牽涉到的每一個人陷入不幸與痛苦;選項B會強迫我們保持謙遜,承認自己的無知與不足。也正是選項B能讓我們擺脫不安全感的枷鎖,認清自己現在冒出了衝動、偏心、自私等心態。但是選項B的過程痛苦,相當不容易,很多人會迴避。你不滿她和男友訂婚,你堅信自己是在保護妺妺。但是誠如我們所見,所謂的想法是武斷的心智建構;更糟的是,往往是事後編造的,用以合理化我們自選的價值觀與評斷標準。
三、失敗
作者在2007年畢業時剛好碰上金融崩盤,只能到處打零工,又因為分租的室友繳不出錢後消失,代墊之後身無分文,在朋友家睡了兩年的沙發,寄出履歷都石沉大海,但他心想開個部落格就算失敗了應該也不可怕,反正他本來什麼都沒有,就算失敗了也只是回到現況而已,因此也造就了現在的名氣和成就。
我自己也是從小家庭關係,對於錢一直很沒安全感,做過網拍、製作同人商品販賣、想當遊戲美術,花了很多時間卻都失敗收場,後來想做部落格、自媒體,卻把時間大部分花在害怕,一直想若是在懷孕之前沒有成功的話,懷孕後想找工作也沒有退路了,每天都向神明求助,抽籤希望能指引我方向,但就算給了我上上籤我還是擔心自己誤會神明的意思,這種焦慮感讓我天天以淚洗面,也影響了老公的情緒。
自從我接受了失敗也沒關係這個想法,終於放下這二十幾年來一直深根在心裡的恐懼,終於感受到渴望已久的平靜,也能夠早起用愉快的心情去努力。就算花光撐不到半年的積蓄又如何?誰知道未來會變成怎樣呢?問題就是遇到了就想辦法解決,就算有錢也可能會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說何必擔心呢?恐懼是為了讓你有能力處理已知的危險,而未知的危險你又不知道會如何發生,那恐懼又有什麼用呢?
除了找出最深的恐懼去面對之外,你還要採取行動,當我每天起床什麼事都不想做的時候,就逼迫自己做到電腦前面,一旦你開始了,你反而會發現你停不下來;若是你想畫圖,逼自己坐到桌子前面,拿起紙筆也好、繪圖板也好,一開始你便不想停止了;若是你想運動,睡覺前就穿上運動服,在你訂好的時間就逼自己穿上運動鞋走出去;若是你想拍影片,你就坐在電腦前開始寫腳本,也許這時候腦袋一片空白,一旦你動筆/打字,或是開始查資料時,你也就不知不覺的行動起來了。當你行動時,不要想著能不能做好,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做好,成功都是由許多失敗累積而來的。
作者提到,作家提摩西·費里斯(TimothyFerriss)說過一個他聽來的故事,內容是關於一個寫了七十多本小說的作家。有人問這位小說家,怎麼樣才能筆耕不輟,保持動力與靈感。他答道:「每天勤寫兩百字的垃圾文(劣文),就這麼簡單。」若他逼自己每天寫出兩百字的爛文,筆耕這個動作多少可以激勵他、啟發他;在他明白這個道理之前,他已經寫了數千字了。
要是我們也厲行「行動吧」原則,失敗與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成功的標準不過是行動,我們可以義無反顧地往前衝刺,因為隨行動而來的任何結果都是重要的進展,受到的激勵是行動後得到的報酬,而非必要的前提。少了預設條件,我們不怕失敗,覺得失敗是一種激勵,驅策自己勇往直前。
至於該做「什麼」,可以從最小又可行的事情著手,再循序漸進。總之,任何事都行。
認清自己所有的人際關係一塌糊塗,希望開始改變自己,讓自己對他人更有同理心,那就行動吧。從簡單的開始:把目標設定為傾聽別人的問題,撥出一些時間幫助那個人。只要行動一次。或是對自己承諾,下次難過傷心時,承認自己是問題的肇因。只要先試著這麼想,再觀察自己的感受。
行動,才能讓雪球滾動,並愈滾愈大。行動,會刺激你生出動機,讓你堅持下去。
四、拒絕
自由的意義在於給人機會,成就更大的意義,但是自由本身不見得有意義。要成就人生的意義與分量,唯一的辦法是拒絕替代方案。
要真正喜歡或欣賞一樣東西,必須讓自己心無旁騖,唯有花數十年專心經營一段關係、鑽研某個工藝、深耕某個事業,才能把生活過得充實而又開心。若是來者不拒,不懂得拒絕其他選擇,不可能達到花數十年時間只做一件事的境界。
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價值觀,必須忍心拒絕其他選項。若你選擇讓婚姻成為人生的首要之務,代表你可能將夜店狂歡排除在人生的重要項目之外。
作者強調的:「我們每個人必須在乎某件事,才會珍惜與看重那件事。看重某件事,必須拒絕那件事以外的東西。」
一段關係裡面,拒絕代表有個責任感界線。在有毒的關係裡,責任感界線模糊,甚至沒有界線,習慣將自己的問題丟給別人,或是習慣把另一半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
習慣將自己的問題丟給別人的人,總是期待他人負責為他們收拾與解決問題。「我希望這個週末待在家裡輕鬆一下。你應該早知道我的打算,並取消你的行程。」習慣把另一半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的人可能會說:「她又失業了,這可能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盡全力支持她。我明天要幫她重寫履歷。」
責任感界線清楚的人,則不會不切實際地期待兩人可以百分之百互補,滿足對方的一切需求。他們瞭解,自己有時可能會傷到對方的感情,但他們無法決定或左右對方的喜怒哀樂。他們瞭解健康的關係不是控制另外一人的情緒,而是彼此互相扶持,放手讓對方成長,解決自己的問題。
五、思考死亡
貝克爾(Ernest Becker)的書籍《拒絕死亡》(The Denial of Death)得到普立茲獎的肯定,成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理書之一。
根據貝克爾的論點,我們遲早會認清生理自我終究會壽終正寢,認清死亡不可避免,也因為不可避免,我們恐懼得要命。為了平衡這個恐懼感,我們努力打造、建構永生不死的概念性自我。這也是何以人類會這麼拚命想將名字留在建築物、雕刻或書背上。或是不得不花很多時間照顧其他人(尤其是小孩),無非是希望身故後繼續發揮影響力(概念性自我)。即使身故多年,我們依舊會被緬懷、敬重、當成偶像崇拜。
貝克爾稱這樣的努力為「不朽計畫」(immortality projects),讓概念性自我在身故後依舊流芳萬世。他說,所有的人類文明基本上都是不朽計畫:至今依舊存在的城市、政府、硬體建設、權貴,都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不朽計畫,是他們留下的概念性自我。耶穌、穆罕默德、拿破崙、莎士比亞等人,至今的影響力不輸他們在世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不朽計畫的精神:不管是精通藝術、征服新天地、累積巨富,或只是有個可延續好幾代的龐大家族,都是不朽計畫的一部分。人有個與生俱來不想死的欲望,因此人生一切的意義,都受到這個欲望的左右與影響。
貝克爾主張,當某一個族群的不朽計畫與另一個族群有所衝突時,戰爭、革命、大屠殺就會出現。長達幾百年的無情鎮壓,或是血腥殺害多達數百萬人之舉,已經被合理化為捍衛族群不朽計畫的手段。
貝克爾在病床上終於悟出一個道理:不朽計畫其實是製造問題,而非解決問題。人不該試著在全世界力推或建立概念化的自我(往往不惜透過致命性武力以遂此願),反而應該質疑概念化自我是否有問題,並安於人終將一死的這個事實。死亡讓人害怕,卻是必然。因此,我們不該迴避這樣的事實與覺知,應該盡己所能地接受它。一旦能泰然接受死亡一深層的恐懼與潛藏的焦慮,是激勵人生一切不怎麼遠大的抱負的動力一,我們才能無拘無束決定自己的價值觀,不盲目追求不合邏輯的不朽,並且擺脫危險又教條式的看法。
後記
一開始因為工作關係而看到Mark Manson的網站,文章都寫的又瀟灑又有趣,接著發現Mark Manson有出書,並且也有繁體中文版本,立刻向圖書館借閱,整本書雖然有些想法是重複論證,但是越講越有說服力,也淺顯易懂,前前後後看了大概五次,作者想表達的資訊真的很多,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圖書館借閱,也可以在線上圖書館免費借閱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