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避的情緒,在說些什麼?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些所謂的「負面情緒」?它們真的是不好的嗎?
原來有這樣的情緒並不是我們的錯,那是很自然的!而且這些情緒其實是在幫助我們。
本書作者利用墊基於最新神經科學研究、且聚焦於情緒的心理療法――「情緒變化三角地帶」理論,來幫助我們管理自身情緒,一旦了解了心智的運作方式,你就能夠輕易走出負面情緒。
書中有一個小小的測驗,測驗你對自己的情緒感覺如何,讓你可以在閱讀完本書後做比較,看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以下內容摘自《不只是憂鬱》
正在為憂鬱和焦慮所苦的你,我會推薦你這本書《不只是憂鬱:心理治療師教你面對情緒根源,告別憂鬱,釋放壓力》
我們天生就能自療
認識情緒變化的三角地帶
面對悲傷時,我們常以「防禦」應付
我們天生就會與人產生連結——關於「依附科學」
自我、開放狀態和七個C
結語
後記
我們天生就能自療
痊癒不僅是治療所期望的結果,更是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可能。我們天生就會自療,能夠矯正自己、成長和轉化。這不只是一個隱喻、一種說話方式,也是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當我們感到安全或者夠安全時,痊癒的動力就會出現。
情緒是透過無止盡的演化而與生俱來的。情緒的目的不是要嚇倒或壓垮我們,使我們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情緒連接到我們的大腦、身體和神經系統,幫助我們應付環境,從而提高我們的適應能力。不管情緒有時看起來多可怕,如果我們決定處理情緒和代謝情緒,情緒總會把我們帶到下面這些境地:悲傷的核心情緒將引導我們最終能接受悲傷;憤怒的核心情緒代表自我以及我們對正義和正確事物的需求,把我們引導到力量 (strength)、清晰 (clarity) 和授權(empowerment) 的經驗中;恐懼將引導我們尋求安全;喜悅則促使我們充滿活力、精力,並且使我們更願意與人產生連結及熱情探索。這是以經驗情緒處理的基本原則:有一桶等待每種核心情緒都被充分處理的適應性黃金,那桶黃金由以下三項元素構成:復原力、清晰度,以及透過能為行動提供資訊的方式以了解自身需求的強化能力。
認識情緒變化的三角地帶
三角地帶的三個角落是核心情緒、抑制情緒和防禦。核心情緒,亦即我們天生的生存情緒,說明我們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抑制情緒 (例如焦慮、羞愧和內疚)阻礙了核心情緒,讓我們保持文明,以便能夠適應自己喜愛和需要的團體。而且抑制情緒還有一項功能:它們是防止核心情緒壓倒我們的權宜之計或失效保護機制。防禦則是心智保護我們免於情緒痛苦和被感情壓倒的方式。
核心情緒:發自內心的感受與衝動
核心情緒包括:恐懼、憤怒、悲傷、厭惡、喜悅、興奮、性興奮,它們是生存情緒。核心情緒能告訴我們關於環境的資訊,這樣我們就可以盡可能適應環境而生活。由於核心情緒天生存在於大腦的中間部分,這樣的情緒不會、也不能受到有意識的控制。核心情緒和其衝動自動發揮作用,促使我們立即行動。大自然要我們在被核心情緒「通知」之後才思考。這就是為什麼核心情緒起源於大腦的一部分,其反應速度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快,並且不能被有意識地否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無法透過核心情緒來思考方法;核心情緒必須是發自肺腑地經歷,才可以受到處理。
抑制情緒:遇到負面回應時,會壓抑真正的感覺
抑制情緒包括:焦慮、內就、羞愧,是阻礙核心情緒的一組特殊情緒。有時我們會阻礙核心情緒,以便與他人相處;有時我們阻擋核心情緒,則是因為核心情緒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抑制情緒使我們與人保持連結,首先是連結我們的父母和主要照顧者,然後是連結我們的同儕、學校、伴侶、社區、宗教、同事、朋友和整個世界。人類天生就會連結,我們要生存,就必須相互關心。因此,保持與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的連結,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我母親每次看到我苦惱就會離開房間,到最後我就會學著隱藏痛苦,以免被拋下。如果我發怒導致我父親生氣和辱罵,我就會學著隱藏憤怒。抑制情緒忽視限制、壓抑或禁止核心情緒的表達,來保持人際連結。
防禦:讓人避免感受到核心情緒和抑制情緒
防禦是心智所作的既聰明又富創意的調節方式,能使我們免於遭受情緒可能導致的痛苦和壓倒性感覺。我們為了避免感受到核心情緒或抑制情緒而做的任何事情,就是防禦。換句話說,防禦是情緒保護。
防禦涵蓋了健康性的防禦和破壞性的防禦,比方說如果我們需要擺脫壓力,會選擇看一部有趣的電影,或者當我們努力集中精神時,會想到停止憤怒或悲傷的正向事情。然而,當我們與自己的感覺脫節時,防禦就會具有破壞力,讓身心受到不利的影響。
面對悲傷時,我們常以「防禦」應付
有些父母會因為表現出某種情緒而在無意中羞辱了孩子,例如他們會輕視、不回應,或立即進入「修復」模式以阻止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通常不會故意傷害孩子,只不過情緒讓父母感到焦慮(這是因為「心智力量超越一切」的想法所致),而他們的防禦就是幫助自己的孩子中斷連結。不幸的是,如果孩子知道某種情緒是多餘的,就會防範自己產生這種情緒。當父母不接受孩子的情緒時,孩子也會將這情緒視為與照顧者關係的短暫中斷或破裂。這些中斷是痛苦的,孩子會建立防禦,以防日後情緒出現中斷。
我們天生就會與人產生連結——關於「依附科學」
研究人員瑪麗·梅因做了一些實驗,觀察學步幼兒的父母將幼兒留在模擬遊戲室裡,等一段時間後再回去,幼兒的反應如何。這個名為「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Protocol)的實驗顯示,兒童和成年人有兩種主要的依附風格:安全和不安。梅因要將不安全類型細分為三類:黏人、迴避和混亂(黏人和迴避的組合)。這些學到的應對方式將會持續下去,影響著孩子長大後與他人連結的方式。
這幾類人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他們的人際關係模式如下:
安全:我自給自足,而且我對親密關係也感到自在。我想要相互依賴的關係。我通常感受到被愛和被接受。我很習慣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安慰。
由於安全促進了探索和擴張,有安全感的人往往在工作和愛情方面都進展順利,面對不可避免的逆境,他們也很有復原力。
黏人:我過分依賴。我想要過度親密。我緊抓著人際關係。我經常發現自己會為了不被拋棄而做任何事,即使這樣會違背我想要和需要的。我一心只想著我的人際關係。
黏人的這一類拚命避免被遺棄,所以經常不加鑑別地選擇伴侶,就好像不能讓自己好好平靜下來,客觀地評估伴侶的行為對他們是否友善和健康。處於這種黏人狀態的人常常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我意識。他們有人際關係,但沒有因為這些關係而獲得滿足。他們的工作和愛情都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討好別人而受到損害。他們往往無法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迴避:我對親密關係感到不自在。我寧願退縮到自身利益和自己身上。我擅長築起高牆,保護自己不受他人傷害,我太不依賴別人了;我不需要別人。我常常顯得疏離,不習慣分享自己的感覺。
這種風格與黏人相反。屬於迴避類別的人即使看起來可能很平靜疏離,也會心理不安。這種人在人際關係中不會依賴別人。他們不尋求別人提供安慰和關心,他們的愛情生活缺乏深度,但他們往往在工作上表現優異,覺得工作是可以投注精力的安全之處。
害怕——迴避:我非常孤獨,也很絕望。我失去自我。我不知道自己是誰,有時覺得自己正在消失。我想避開其他人,當我靠近他們時,他們會嚇到我。我不值得擁有充滿愛和關懷的關係。我有時想傷害別人或自己。我感到受傷和破碎。雖然我渴望親密但我害怕受傷害。
最後這類人的風格,和蒙受極端創傷症狀的人最相似。當孩子極度害怕自己的父母,製造出可以想見的最嚴重困境時,就會發展這種依附風格。
你可能想知道:一個孩子如何能夠既黏人又迴避人?梅因描述一些奇怪的行為,比方說有個小孩倒著走向父親或母親。先想像一個往後走近她父親或母親的孩子;這種畫面強烈而生動地展現了孩子既想要父母又害怕父母的困境。這類人在工作和愛中掙扎,因為他們在人際關係上經歷了重大焦慮。
缺乏安全和保障衍生許多後果。我們如何被人所愛和接受,直接關係到我們如何愛和接受自己。如果我們難過時得不到同情,我們對自己的內心痛苦就不會有憐憫之心。如果我們必須把照顧者擋在我們的思緒之外,因為照顧者不尊重我們的身體或情緒界限,或者他們要求太親近或太疏遠的關係,我們反而很難讓別人進入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之中,因為害怕這種情況重演。
自我、開放狀態和七個C
只有真實的自我可以有創造力,只有真實的自我可以感受到真實。——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伍茲·威尼科特
自我與其他部分的關係
真實自我的自然狀態,如果沒有被創傷遮蔽或被情緒超越,就是開放狀態。
自我 = 開放狀態 = C的狀態
在開放狀態,我們很平靜(Calm),對我們的思想、別人的思想和整個世界充滿好奇(Curiosity);連結到(Connected)我們的身體和他人的心靈與思想;對自己和別人有同情心(Compassion);對我們是誰有自信(Confidence);行動勇敢(Courage);思想清晰(Clarity)。我們的情緒和各個部分依然存在而且很明顯,但它們並沒有超過我們。我們與生俱來的自我,與我們從生活經驗發展出來的各個部分共存。哪個在前景,哪個在背景,可以隨時改變。當我們被觸發,情緒和各個部分被啟動或喚起時,自我會暫時被當下的情緒緊迫性所掩蓋。
有兩種主要的方式可以達到開放狀態:第一種方式是透過經歷我們的核心情緒。第二種方式是尋找你的C感覺,看看你是否可以只透過保持覺察和運用情緒能量,有意識地轉化為擁有那些感覺。
例如,當我心情不好而且也許會為了瑣事斥責我丈夫時,我會讓自己記起一些令我對他產生同情心的事情,即使這樣做一開始可能會難堪,而且必須強迫自己才辦得到。或者,我可能會回憶一下我覺得與他緊密連結和受到他讚賞的時候。或者相反的,我可能會對我批評的衝動感到好奇。轉向C狀態絕不容易,但通常會感覺好得多。我常常能感受身體的緊張真的緩和下來。
在開放狀態中,我們可以理解和處理朋友和家人有時讓我們失望的幾個方面,可以為了我們的努力而感謝自我,也可以為我們所犯的錯誤原諒自我。在開放狀態中,我們更準確地看待別人,而不是透過扭曲的回憶鏡頭來看別人。因為開放狀態是平靜的,我們可以正確思考、解決問題,以及處理挑戰和同儕的歧見。
結語
雖然如此,但我無法想像在沒有這項指引之下生活。使用情緒變化三角地帶的過程沒有終點。相反的,這是終身的做法,目標是繼續了解自己,並花更多時間待在開放狀態上。
請記住:情緒只是存在的事實!批判自己並沒有用。如果你以為可以阻止情緒發生,那就錯了。你反而要將心力集中在以建設性方式處理情緒。使用情緒變化三角地帶,弄清楚你正在經歷什麼。了解你的經驗要告訴你什麼。你不必根據情緒採取行動,在大多數情況下,你不會這樣做,但那些衝動提供給你的資訊很重要。即使情緒沒有提供重要資訊,也讓我們感到有活力。
在對你的內在世界加以批判或得出結論之前,要對你的內心世界感到好奇。在對別人的意圖下結論之前,要對別人的思維保持好奇。暫停需要修練,但是花這種工夫很值得。在那個空檔,你可以問問自己:我不知道她經歷了什麼情緒,促使她做出這樣或那樣的事?在驟下結論之前,暫停一下,理解影響行為的更深層情緒,將有助於你所有的人際關係。
後記
曾經我聽過一個演講說:「要先處理感性,才能處理理性」,我們的理性腦要在25歲時才會發育完成,面對小孩遭遇到挫折或是任何問題,首先要先安撫他們的情緒,接著才能夠幫助他們分析問題、找到答案。書中也有提供很棒的練習來幫助你先讓情緒得到控制,接著你才能覺察你浮現了那些情緒,那是什麼樣的情緒,你怎麼發現的,以及它讓你想到什麼事情。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腦中總是時不時掠過一些事件,我試著調整呼吸去找出我的情緒,我能指出我的情緒是什麼,以及它想做什麼,這讓我感到自己進步很多而且心情相當平靜。雖然我還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但作者說這需要時間練習,光是理解到你的情緒已經相當有幫助了。
之前在憂鬱症社團裡面看到有人問說,有沒有推薦的書籍,我會推薦這一本和《一天三分鐘,擺脫憂鬱》,如果憂鬱和焦慮已經耗盡你所有精神,我想《一天三分鐘,擺脫憂鬱》這一本會比較適合你現在的狀態閱讀,它比較口語、比較輕鬆,幫助你先停止陷入負面迴圈。那如果你稍微較有精神一點,可以閱讀這一本《不只是憂鬱》,雖然內容大多為諮商師與患者的互動,像故事一樣,但因為你已經精疲力盡,可能會覺得這些對你來說太難做到,也很難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所以比較推薦你比較有精神的時候進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