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希望你能夠更好才會這樣說。」
「你知道我就不會稱讚人,我沒有說你不好,但是我擔心別人會這樣說。」
「養你們都沒什麼用。」
那些用愛包裝的羞辱詞語是最難被察覺,也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的。我們都以為是自己做不好才會被這樣說、所以才不被愛,但糟糕的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而非自己,因此作者提供了六個階段來幫助你,從看見傷口一直到慢慢開始與人互動,找回你應得的愛與尊重。當你開始使用書中的方法,你就開啟了一段自我療癒的旅程。
以下摘自《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什麼是羞辱創傷?
我們愛著那些會傷害自己的人
羞辱創傷最直接的表現:否定自己
包裹在「為你好」的羞辱,最難以被辨識
並非要責備父母
因為羞辱創傷形成的内在負面標籤
走出羞辱創傷
什麼是羞辱創傷?
Photo by Susan Wilkinson on Unsplash
所謂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與常聽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其類似與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為,造成PTSD的創傷多半較為單一,例如巨大災難或意外,為單一次的創傷事件;而CPTSD為一連串的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本書所指的「羞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
而「羞辱創傷」,就是在這些羞辱中被傷害、所累積的創傷經驗。羞辱創傷者都有多次被羞辱的經驗,因而造成我們心理、生理的影響,甚至引發身心症、各種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我們愛著那些會傷害自己的人
有許多人,在童年出現太多的創傷;那些傷痛刻在心中,一筆一劃,成為我們心中的痛,卻也讓小孩的我們,內心深處無意識地懷疑著:「難道是因為我不夠好、是我的錯?所以你們才會這樣對待我?」
帶著這些自我懷疑、自我厭惡的「羞辱創傷」,我們離真實的自己愈來愈遠,只望著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期盼著他們的愛;或者是,只期盼離他們遠遠地,不被傷害。
羞辱創傷最直接的表現:否定自己
「當我因為『我是我』而被否定時,我要如何相信展現出自己是對的?」
因此,我們慢慢收起了自我真正的感受與想法,戴上面具,開始發展出「虛假的自我」,展現出我們認為別人可以接納我們的樣子,用這樣的方式生活著。
包裹在「為你好」的羞辱,最難以被辨識
「那是因為我是你爸媽,會說實話,外面的人不會。如果連我都不說,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包裹在「為你好」的羞辱,最難以被辨識,也最容易會被著急地、以為把自己變好才能被接納,且以此得到安全感的孩子給收下來,成為自己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不停去羞辱折磨自己,「以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才能被別人接納肯定的判斷工具。
並非要責備父母
了解討論這些互動並非易事,甚至有些父母會感受到被責備,因此會有許多情緒。但我仍強調,談論這些並非要討論誰對誰錯。因為若這是一個文化習慣,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些框架,就無法跳脫這樣的教養方式。
而若我們沒有意識,有時因為父母的焦慮與不安,使得孩子必須以父母的情緒為情緒、以父母的目標為目標時,會讓孩子限縮自己的人格發展;或是,當我們使用一些否定人格、否定情緒的語言教養孩子時,會影響孩子對自我的看法、自我價值與自尊,這些傷害就會約定俗成地繼續延續下去。
我們要做的,不是討論對錯,而是彌補、改善與預防。
因為羞辱創傷形成的内在負面標籤
許多遭受羞辱創傷的人們,在與他人(特別是父母)的互動中,感受到自己不被喜歡、不被愛。他們甚至有那種父母隱約、或直接傳達出「你不該出生」、「你出生是對不起我」的經驗。
他們的父母,可能也存在各自的創傷與自卑,於是很多時候,父母的羞辱創傷或自卑感等……那些「我不被喜歡」的心,投射到孩子身上時,可能會出現言語的羞辱、行為上的虐待或是關係上的疏遠。
這些表現有時隱微,但卻時常會出現在彼此的關係互動中。
對孩子來說,被這樣對待之後,那種「我是不被愛的」感受,就會成為他人生的一種「主旋律」,一種他對自己的看法,存在他內心的負面標籤。
走出羞辱創傷
階段一:探究你的羞辱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
試著找出一段羞辱創傷的記憶,回憶當時的感受,思考這些感受讓你做了什麼決定,並對過去的自己表達同情與憐憫。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抹殺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階段二:哀悼那些你所失去的,了解不是你的錯
哀悼這個步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需要哀悼,哀悼曾把這些過去歸咎在我們身上的自己。因為我們曾經期待,期待我們若有一天可以「不犯錯」或「做對了」,我們就有機會可以得到愛與理解,得到過去我們沒有得到的、而極為期盼的那些;可是我們必須知道,原來,這一切都不是我的錯。
階段三:撕下你的負面標籤
試著寫下一段將「內在負面標籤」去除的「稍微客觀」的故事。如果發現做這件事並不容易,可以試著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好友,去看這樣的經歷,你會給這位好友什麼回饋。
階段四:情緒調節的練習與重新建立
練習讓「情緒重現」。有些時候,你可能經驗過這個「情緒重現」對你、對關係造成的傷害,因此會讓你非常害怕這個感覺,甚至厭惡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自己。
我在這裡想要邀請你,在「情緒重現」時,練習做這些事:
■ 告訴自己:有這個情緒是正常的,但不是你的錯。
■ 不評判、不批評,如其所是的接納自己的情緒。
■ 給自己拍拍,告訴自己真的沒事。用你會安慰朋友的方式安慰自己。
■ 提醒自己:「你真的很安全,別人不會因為這樣就不愛你。」
這其實就是簡單的建立自我安全感的方法。當我們能夠多加練習,才有機會破除我們內心習慣性的創傷思考模式。
階段五:與唱衰魔人對話
我們内在的「自厭懲罰」,也就是「自我批評/自我怪罪」,時常會跑出來阻止我們新模式的進行。在這裡,我想把它稱呼為「唱衰魔人」。
當唱衰魔人說:「碰情緒有什麼用,這東西又不重要。」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跟他對話「可是,對我現在很重要。因為我真的想知道我的感受是什麼,它可以幫助我理解自己、理解我的需求。」甚至可以問問他:「為什麼你覺得不重要呢?」
一旦你開始習慣常常跟他對話,你會發現,有時候他的提醒並非沒有意義,而有些可能是過度批評與焦慮,與現實不符。你需要經由一次又一次的對話,提醒他(還有你自己)你現在擁有怎樣的能力,以及現在外在的環境或許沒有過去這麼危險,而你是有力量可以選擇的人。
階段六:與人互動
能否愛人與被愛,也就是能否與人建立親密,和我們的自我接納程度有關。
所謂的「自我接納程度」,代表兩個重要的部分:對「世界與他人的信任感」,以及「覺得自己是否『有資格』得到他人照顧」,也就是「我能依靠你嗎?」與「我值得被愛嗎?」
當我們能夠慢慢建立起和自己新的關係、新的看待時,我們就能夠撕下自己的內在負面標籤,增加對自我的信任感與安全感,我們就有機會不那麼害怕受傷,拚命地隱藏或保護自己,而願意向別人開放,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後記
雖然我們總是覺得,那些所謂「傳統」的教育方式導致我們受傷,但在當時知識的取得以及心理學的研究並不像現在如此蓬勃,或許那是我們的長輩們唯一知道的教育方式;又或者在他們的教育中,並沒有被教導如何給予愛與鼓勵,甚至會感到很彆扭、羞恥,因而用那些看似是愛但實際上很傷人的言語來表現他們的愛。不過我們沒有人應該因為任何的事情遭受羞辱或是虐待,而受傷是一個事實,就算去責怪過去也無法撫平傷痛,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建立界線、同理自己與他人、尊重自己與他人,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成為給自己愛的大人,「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很糟糕,不是你很糟糕。」或許會很困難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找回與人建立關係以及愛與被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