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Elisa Ventur on Unsplash

Author: Paulette Delgado

越來越多的人因疫情而感到倦怠,教育部門也不例外。教師、管理人員、學生和家庭都在努力應對倦怠。

作家、記者和《Can’t Even: How Millennials Became the Burnout Generation》一書的作者安妮·海倫·彼得森(Anne Helen Petersen)將「倦怠」描述為超越身體或心理疲憊的事情。這是一種從生活中筋疲力盡的感覺,儘管筋疲力盡,但不得不繼續努力。

倦怠(也稱為「職業倦怠」)的特徵之一,是在完成諸如期末考試或重要工作項目等壓力大的事情後沒有成就感。它是不斷尋求這種行動的感覺,而不是由於焦慮、工作量或分心而擁有這種倦怠感。專門研究倦怠的心理分析師喬希·科恩(Josh Cohen)將其描述如下:「當你耗盡所有內部資源時,你會感到倦怠,但你無法擺脫繼續前進的這種緊張衝動。

這種綜合症經常伴隨的影響是焦慮、失眠、人際衝突、工作表現不佳、創造力下降、辭職和疾病。根據彼得森的說法,「人們一直工作的部分原因是他們害怕如果他們不工作會發生什麼。他們害怕的是不穩定——沒有任何後盾或任何類型的安全網。」

儘管倦怠被認為是一種主要影響千禧一代的疾病,但這種綜合症並不是新鮮事。 1974 年,心理學家 Herbert Freudenberger 首次診斷出倦怠,他將這種綜合症定義為過度工作或壓力導致的身體或精神崩潰。雖然它的直譯是「精疲力竭」,但倦怠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因為它意味著感到筋疲力盡但沒有停止,在處理這種感覺的同時繼續前進,甚至多年。

教師倦怠:始終存在的問題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Photo by Wonderlane on Unsplash

在疫情期間,學校無限期關閉,教學並非易事。教師不僅必須在疫情開始時適應緊急遠程學習,而且隨著世界各地封鎖的延長,他們現在必須靈活且隨時可以線上教學。 一個例子是美國紐澤西州的二年級教師 Chrissy Romano Arrabito。她的一天從一大早開始,向她的所有學生發送「早安影片」,她在晚上 10 點結束工作日,這時她開始接聽學生的父母的電話。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員,直到結束工作時才能和她聯絡提出問題。)雖然全天待命是令人欽佩的,但教師確實需要花時間照顧自己。 發生的情況是,由於隔離而整天待在家裡,這使得許多家長和管理人員希望,同樣在家的老師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幫助他們或學生。另一個關鍵點是,由於疫情,預計教師將在一夜之間成為遠程教育專家,這種壓力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其他職業不同,教師經常充當看護者的角色,尤其是那些從事學前教育、小學和中學教育的人。這會導致身體、精神和情感上的疲憊,因為他們可能會因為社會經濟或家庭狀況而擔心學生,並且他們想照顧他們。 「工作中最令人筋疲力盡的部分是,我覺得自己付出了所有這些努力,卻不知道是否值得。」 受疫情影響,老師與學生疏遠,不知道學生情況如何,會引發焦慮、感到無助。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老師試圖通過像 Chrissy Romano 那樣隨時待命、回覆電子郵件,或在深夜打電話來彌補這種缺席的原因。  

如何避免教師倦怠?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耶魯大學情商中心和來自社會、情感和學術學習合作組織(稱為 CASEL)的同事發現了兩個可能有助於保護教師情緒健康並防止他們遭受倦怠或焦慮的因素。 首先,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情緒更加開放。他們經常向上呈報比他們真正感受到的更高的工作滿意度和更少的焦慮或疲憊,因此他們的領導者不會發現任何問題並給予他們所需的支持。根據 CASEL 的說法,學習準確地命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有助於教師了解他們所感受到的情緒的原因和後果,從而使他們能夠有效地自我調節。 其次,擁有具有成熟情感技能的領導者或管理者有助於改善師生關係,促進更重要的學習承諾。這就是為什麼必須關注教育工作者及其管理人員的心理健康,以便他們做好重返學校的心理準備。 雖然親密和情感對於支持學生的學業表現至關重要,但教育工作者的這些態度、感受和活動會引發倦怠或長期壓力,導致教師缺乏積極性和參與度。在最壞的情況下,倦怠可能會導致他們離開這個行業。

高等教育倦怠:大學領導者的課題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學術界和高等教育極易引發倦怠,因為它培養了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中,教學和研究被視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追隨的熱情。由於疫情,教師失去了結構,不得不適應線上課程。許多教師沒有教授線上課程的經驗。他們在適應線上平台時感到沮喪和疲憊,這些工作會使教師更容易倦怠。 即使是在教師和管理人員通常利用斷開連結和休息的夏季,也因疫情而有所不同。許多教師和管理人員中斷了假期,參加會議和委員會討論下一學年的情況。它會是面對面的、混合的還是完全線上的?這些景象會帶來什麼影響? 一位女性行政人員就是這種情況(她不想透露自己的名字,因為害怕傷害她的機構),她承認這次經歷是多麼令人筋疲力盡。 「工作中最令人筋疲力盡的部分是,我覺得自己付出了所有這些努力,卻不知道是否值得。」她還提到,在計劃下一學年時必須考慮倦怠,因為它可能會傷害教師的身心。此外,忽視這個問題可能會導致員工離職率高,他們離開機構去另一個更關心員工心理健康的機構。 這個問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教育機構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經開始得到認可,根據美國教育委員會的一項調查,他們採訪的大學機構領導者,將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心理健康列為需要轉化為行動的五個最緊迫的疫情問題之一。

教育領導者可以採取的避免學校倦怠的解決方案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 讓工作環境更人性化 職業倦怠背後的許多觸發因素都是系統性的,而且對於任何經理來說都是複雜的。然而,公開談論這個話題並明確對下一學年的期望,將有助於他們了解對他們的期望,以避免更多的壓力。領導者分享他們的奮戰過程也很重要,分享他們的經驗將有助於他們與員工建立有意義的連結並增加信任。
  • 簡化和減少工作量 工作人員應該優先處理基本任務,並擱置那些不那麼重要的任務。這是一個變化和不確定的時代,是時候利用前幾個月的經驗來評估什麼值得留下,什麼不值得。
  • 更靈活 重要的是要確定教師需要做什麼來完成他們的工作,但不要強迫他們打破記錄,讓他們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並繼續前進。為此,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每位教師的長處,並幫助他們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

父母也飽受倦怠之苦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隔離令許多家庭面臨諸多挑戰。首先,他們不僅要學會在家工作,同時還要成為孩子的助教。隨著疫情的蔓延和結束,許多父母感到害怕,但與此同時,去度假的想法讓他們興奮不已。這意味著遠離線上課程,更加專注於他們的工作或其他活動,但他們也必須考慮如何讓孩子在工作的同時保持忙碌。

現在,隨著許多公司開始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他們面臨著新的挑戰。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得不返回辦公室,但許多國家的學校仍然關閉,直到另行通知,墨西哥的情況就是如此。

美國心理學會進行的 COVID-19 時期壓力調查的第二卷顯示,69% 的家長急切地等待學年結束。然而,當被問及他們的計劃時,60% 的人說他們「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整個夏天都忙忙碌碌」。這種情況,加上擔心感染疾病或失去工作,讓父母精疲力竭。第一卷調查發現,有 18 歲以下孩子的父母中,有 46% 的人表示他們的壓力程度很高,而沒有小小孩的成年人中只有 28% 的人回答了同樣的問題。

另一個導致父母倦怠的因素是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擔憂。聖克拉拉大學教授羅賓·G·納爾遜 (Robin G. Nelson) 說,起初,她並不擔心這種流行病會給她 8 歲的兒子帶來情緒上的影響。然而,現在,在它開始幾個月後,她承認「自從學校放學後,很難讓他保持快樂、正向和良好,因為他不能在假期時間定期見到他的朋友和老師,即使是虛擬的。」 

發表在《臨床心理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將父母的倦怠分為三類:疲憊、疏離和效率低下。

  1. 筋疲力盡。這一類是指因母親和父親的自然而持續的要求而筋疲力盡的家庭,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許多人處於生存模式,造成疲勞和壓力,這會擾亂他們的睡眠,使他們更加疲憊。此外,父母一再推遲入睡,以拼命嘗試變得疲倦,並以疲憊作為睡眠的麻醉劑。精疲力竭會激起父母的內疚感或壓力感,這會更加傷害睡眠。
  2. 疏離。當父母出現倦怠時,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在「自動駕駛」,因此他們無法享受與孩子的日常互動。這導致他們感覺與他們疏遠,並認為他們不是好父母。危險的是,這可能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3. 效率低下。最後,在更多地參與孩子的教育、確保他們線上上課,或任何對他們來說沒有解決方案的情況下,父母雙方都會感到效率低下。他們認為他們的干預只會以失敗告終,這使他們感到沮喪,並感到無效和不足。

在這三個因素中,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危險的一個是父母的疏離感。但是,這三個類別可以在其雇主的專業支持和幫助下得到處理。

學校不僅要注意學生的倦怠,還要注意學術和行政人員的倦怠,並考慮到這種綜合症會影響家庭,而家庭也是教育社區的一部分。在我們正在經歷的這些不確定時期,不僅為受這種綜合症影響的學生,而且為家庭和教師創建支持小組將是至關重要的。

 

Please edit this article and find author credits at the original 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rticle on Are You Feeling Exhausted Lately? You Are Probably Experiencing Burnout. This work by Observatory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of 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