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Brian McGowan on Unsplash

我們人類傾向於更重視負面經驗,而不是正向的或中性的體驗或感覺,這被稱為負向特質偏誤。

即使負面經驗微不足道或無關緊要,但我們更傾向於關注負面的部分。

而在新聞業有一種內在的負向特質偏誤,因為壞事是突然的、有新聞價值的(槍擊事件、戰爭、流行病),而好事是漸進的和無聊的(犯罪率下降、和平蔓延、壽命增加),記者文化放大了負面情緒,將正面的事態發展視為人類利益的絨毛、企業公關或政府宣傳。

延伸閱讀:負面新聞對心理健康的威脅—我們的大腦會優先注意壞消息

為什麼人們更注意負面的事情?全都是負向特質偏誤搞的鬼

什麼是負向特質偏誤?
壞事總是比好事更強大嗎?
我們如何克服我們的負向特質偏誤?

什麼是負向特質偏誤?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負向特質偏誤,[1]也被稱為負向特質偏誤或負面效應,是指在同等強度的情況下,負面性質的事物(如不愉快的想法、情緒或社會互動、非常痛苦的事情)對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的影響,比中性或正向的事物更大 [2] [3] [4]。換句話說,非常正向的東西對一個人的行為和心理的影響通常會比同樣強度但負面的事物要小。負向特質偏誤已經在許多不同的領域內進行了研究,包括印象的形成和一般評價、注意力、學習和記憶,以及決策和風險考量。

透過這種現象,人們更加關注並更加重視負面而不是正面的經歷或其他類型的資訊。這顯示在許多領域中,例如:

  • 當給出一條關於陌生人的正面資訊和一條負面資訊時,人們對陌生人的判斷將是負面的,而不是中立的(假設這兩條資訊沒有嚴重失衡)。[注1]
  • 如果一個人有一個好的經歷和一個糟糕的經歷,他們會感覺比中立更糟糕。即使他們獨立判斷這兩種經歷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情況也是如此。
  • 否定形式的負面資訊,比肯定形式的相似正面資訊具有更大的影響,並引起更多關注。例如,與使用否定來描述相同的行為相比,用肯定來描述行為引起的注意力和認知處理更少。這與認知心理學中關於否定的資訊處理有關。[注2]
  • 很多時候,負向特質偏誤與損失規避相混淆,這一原則深深植根於卡尼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ky)的前景理論中。[3] Levy指出,負向特質偏誤是指負面資訊,而損失規避是指負面價值。[注4]
  • 當被放置在具有各種資訊的環境中時,人們會立即注意到威脅,而不是機會安全信號

關於心理學領域負向特質偏誤的權威出版物是由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艾倫·布拉茨拉夫斯基( Ellen Bratslavsky),卡特琳·芬克瑙爾 (Catrin Finkenauer),和凱薩琳·沃斯 (Kathleen Vohs)撰寫[5],這種現象經常被論文的標題所提及:壞的比好的強大(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另一篇關於這種偏見的關鍵論文,同時獨立地發展,由Rozin和Royzman在同一年發表。[6]前景理論卡尼曼特沃斯基發展,是一個古老而獨立的研究領域,產生了許多相同的結果。[注7]

壞事總是比好事更強大嗎?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對這個理論的一個更恰當的描述是,壞事比好事更能引起注意正向事件其實也會以其他方式發揮作用:

  • 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感到輕微的正面積極感。這顯示,足以產生「壞即是強」效應的負面事件可能並不常見(正向補償)。
  • 正向事件可以幫助從對負面事件的壓力反應引起的心血管磨損中恢復過來。這被稱為正向情緒的抵銷效應(undo effect)。
  • 當你經常感覺到正面情緒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可以產生比負面情緒的影響更大的累積效益,這被稱為擴展與建構效應。
  •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負向特質偏誤會減少,甚至可能消失。目前還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正向效應

儘管如此,在評估眼前的情況時,負面資訊和負面事件似乎確實佔主導地位,這對從美學創傷恢復再到壓力生物化學研究的一切都具有重大影響。

我們如何克服我們的負向特質偏誤?

Google, AI, 人工智慧, 面試, 模擬面試

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步驟來「重新連接」我們的大腦,用正面因素抵消負面因素。

    1. 練習念。讓我們立足於現在,而不是過去或未來,過去或未來往往充滿了負面的記憶或對未來的恐懼想法。
    2. 進行「低壞事攝取(Low-Bad Diet)」。 在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和約翰·蒂爾尼(John Tierney)的書《壞的力量:The Power of Bad: How the Negativity Effect Rules Us and How We Can Rule It》中,建議我們不要用壞消息轟炸自己。如果有嚴重的飛機失事、自然災害、恐怖襲擊或全球Covid-19大流行時,只能允許自己接收少量新聞媒體資訊
    3. 整理我們的思想。透過與好朋友交談、與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交談,或在需要時尋求諮詢,從我們的腦中去除負面情緒。
    4. 用正向的刺激包圍自己。用與正向的人相處、快樂的音樂、美麗的自然景色、創作、舞蹈、樂趣、新的愛好假期,和其他正向的刺激來充實你的生活。
    5. 練習感恩。捕捉正向的一面,保持這種意識,並透過將其寫在感恩日記中來讓大腦沉浸其中。
    6. 處理正向的經驗。談論它們、寫下它們。考慮討論生活中的正向經歷,而不僅僅是負面的創傷經歷。這樣做可以擴大正向的神經通路,使它們更容易被回憶並再次享受。
    7. 用正面的自我對話取代負面的自我對話
      • 「一個最重要的潛在因素是……我們如何與自己談論我們的經歷。」— Ken Yeager博士,STAR(壓力,創傷和彈性)專案主任
      • 延伸閱讀:如何改變自己
      • 延伸閱讀:如何進行正向思考
    8. 打破負面的思維模式——精神病學兼職助理臨床教授格蘭特·布倫納(Grant Brenner)醫學博士,鼓勵我們注意到負面模式何時開始入侵,並練習每次都做一些正向的事情——即使是非常小的事情——來打破這種模式
      • 我們可以用一些正向的事情來對抗負面情緒,比如散步、嚼一塊薄荷口香糖、在感恩日記中記下幾行、打電話給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或者聆聽一些快樂的音樂等等。
      • 延伸閱讀:如何停止負面思考

資料來源:Negativity bias | Psychology Wiki | Fandom, SeeBey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