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連結,是我們建立其他一切的基礎。

四個關鍵策略幫助我們終結孤獨,修復我們的社交世界:而且影響力可延續到未來:1. 每天至少十五分鐘陪伴愛你的人。這不僅限於和你住在一起的人。2. 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3.擁抱獨處時間。4. 幫助他人並接受幫助

善意力量大


       2016年,神經學家娜歐蜜 • 艾森伯格與共同研究者指出,幫助他人的經驗會降低大腦中壓力與威脅中樞的活躍程度,這代表幫助他人會降低我們的壓力,同時提高我們的幸福感。因此,幫助他人是一帖重要的解方,可以解除孤獨與疏離造成的痛苦。

       當我們強烈覺得自己的人生有目的和意義,上述兩個大腦系統的平衡狀態會發生變化。其中一個系統負責逃避危險或威脅,並做出反應,另一個系統負責的是尋找、發現與渴求。尋找、發現與渴求系統一旦啟動,就會凌驾逃避威脅的系統。這會創造一種「療癒狀態」,使我們不再把點放在自己身上,進而可能帶給我們解脫。

       但只是關心某個議題或是加入某個團體是不夠的,當我們與其他人同在一起,採取行動達成共同的目標,真正的療癒綜效才會發生。重點不在於遇到其他人(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而在於找目的,並參與某個比自己更大的藍圖。

微觀民主之必要


        由於人民在各種形式的社群(家庭、朋友圈、教室、工作場所、宗教社群,以及公民空間)聚集交往,這些集會使人們「想起彼此之間的聯繄,並創造出一百萬個微觀民主(microdemocracy),這是巨觀民主(macrodemocracy)的基礎。

       所謂的「巨觀民主」,指的不只是投票,還有公民投入和參與。假如我和鄰居家的孩子有連結,那麼我可能會想要參加學校的董事會議,即使我自己沒有小孩。假如我有不會開車的朋友,那麼我比較可能去參與推動改善公共運輸系統的活動。假如我有參與社區農園,我就比較可能特別留意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變更,因為那會增加或減少綠化用地。與他人連結使我們除了在意自己的利益,也會開始關心其他人的利益,進而擴大到整個社群的利益,提高我們一起合作的動機。同理,欠缺連結除了與孤獨有很大關係,也會降低我們投入公民參與的可能。如果事情不會影響到我們認識的人,我們往往會不予理會或毫不在意。為何要去整頓清理陌生人的社區呢?如果我們認識的人都沒有在租房子,為何要關主租金管制議題呢?甚至是,假如投票結果不會影響到我們認識的人,為何還要去投票呢?正因為如此,所謂的微觀民主才如此重要,因為未來的風險是由所有人共同承擔

       「先找到你的社群,然後再被說服。」例如,要對生育權、氣候變遷與刑事司法等議題形成共識,不一定要先從廣泛討論和聽取眾人的意見做起。相反的,我們可以先讓持相反意見的人建立關係,在這種關係裡,人們先以同胞的身分互相認識,建立關係,而不是從每個人的政治立場出發。當我們找到同的價值觀和同關切的事,我們的理性與感性的大門就會向彼此敞開。

創造「第三種碗」的社會


        作者發現,把文化想像成一個形塑人際關係的碗,是個相當有幫助的練習。這個碗的大小和形狀,會改變我們對於結伴與孤獨的體驗。

        個人主義文化就像一個開囗很大、深度中等的碗,擁有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在裡面自由晃蕩,偶爾和某人結交為朋友,或是找到知心朋友,但也會花很多時間獨處。

       傳統的集體主義文化則像是一個開囗狹窄的深碗。不同年紀和個性的人互動密切,大家總是擠在一起、聚在一起,不論在實體或社交層面,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都很近,而且那種親近被視為文化的珍寶。然而,不適應這種狹小活動範圍、需要更多空間或其他支持形態的人,可能會排斥這樣的親密感。在這種狹口碗裡,孤獨可能是一種擁擠的感覺。

       第三種碗則是把前述兩種碗的優點集合在一起,在第三種碗裡,有傳統文化的踏實共識,但個體可以根據個人選擇、興趣和理念聚在一起,而不是因為出生的必然而被迫膩在一起,人們能夠做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與他人互動,想要獨處也可以。但它同時也打造結構防止孤獨發生,包括產生連結與信任,提供相聚的機會,這種文化擁有廣而深的思维,提供人們互相聯繫的角落。要創造第三種碗的社會,我們顯然必須改變現有的文化與結構。作者在加州的安那翰(Anaheim)短暫見證了這樣的變革,帶領行動的是湯姆•泰特(Tom Tait)。

       泰特想要把安那翰打造成一個善意城市的願景,得到了廣大的回響,最後他以巨大的差距勝選市長。泰特上任後,最先解決的議題是社交疏離,也就是廣囗碗的問題。

       泰特居住的地區的文化非常重視隱私,每楝房屋之間隔著高牆,車子停進自家的室內車庫,還有隱蔽的後院,泰特自己也不認識大部分的鄰居,而他住在那裡已經十年了。因此,他決定在自家的那條街,推動「鄰居你好」計劃,於是他寫了一張短箋:「鄰居你好,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以便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互相幫忙。」他的太太茱莉把這張短箋和邀請函從鄰居家門底下塞入,邀請他們到家中聚會,雖然只有一家人出席。場面一開始有點尷尬,幾分鐘之後,泰特忍不住開囗了,「善意的舉動對於我們的安全非常重要,社區警政是建立在鄰居彼此認識、互相有聯絡的基礎上。警方也告訴我,罪犯往往知道哪個地方的鄰居之間是不是關係密切,會不會守望相助,而他們不會去碰那種社區。當我們有所連結,彼此會比較安全。」泰特的鄰居開始互相討論,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如何彼此幫忙,他們聊起誰家有備用發電機,在街上遇到時開始打招呼,也會幫鄰居把垃圾桶拿進屋內,或是看到鄰居需要幫忙時伸出援手,在泰特看來,這種善意的舉動可以形成社會的基礎建設,於是他在市府官網放了一個「鄰居你好」信函的範本,供民眾下載,在自己的社區使用泰特告訴市民,他們的社區離未來可能發生的大地震、恐攻或是其他災難愈來愈近,重大事件發生時,民眾若要確保自身的安全,不能只靠警方和消防隊的力量,民眾必須互相幫助。

      泰特開發了善意的力量,將它用來創造公民結構與服務計劃,使社群變得更安全、更健康、連結更綿密。透過善意聚在一起,對所有人都比較好,這就是第三種碗的做法。

孤獨的解方

1. 理解自己、接納自己


  • 做自己的朋友
        為了要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生活,我們都需要學習將對待好朋友的善意、鼓勵和坦誠,也拿來對待自己。例如,遇到困難時,給自己打氣,利用散步來釋放壓力,或是覺得快要感冒時,告訴自己早點上床睡覺。我們把曾經得到的溫暖與支持話語蒐集起來,用在自己身上。這種建設性的內心獨白會提醒我們,我們是誰、我們熱愛與重視的是什麼,以及我們為何必須繼續向前進,就像好朋友會對我們做的一樣。
  • 自我認識

        若要進一步認識自己,我們需要後退一步,思考幾個問題: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喜歡,你害怕的事情是什麼?面對壓力時,你如何回應?你最感恩的事情是什麼?你渴望得到什麼?我們需要檢視自己的個性,思考自己的特質和傾向與別人有哪些相異之處、哪些相衝突之處,以及哪些互補之處。我們也需要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社交需求和情緒波動。要了解自己的信念與興趣,我們需要先了解周遭的社會態度,然後判斷我們認定的「事實」是什麼,以及不自覺的從別人那裡接收了哪些觀念。

        若要了解我們與孤獨的關係,很重要的一點是,了解自己的內向性或外向性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互動偏好。雖然很少人屬於極端的內向或外向,不過,大多數人通常還是會有某個傾向。假如我們傾向於內向,我們通常會比外向的人更不喜歡社交活動;外向的人天生渴望有人陪假如你非常外向,你大概會喜歡和一大群人在一起,也會喜歡應接不暇的社交互動。

        外向的人可能會因為獨處太久,而覺得孤獨;而內向的人可被陌生人包圍時,感到孤獨。

  • 自我疼惜
        心裡想著一、兩個你愛的人,重複幾次這樣的冥想幾分鐘之後,下一步是想像他們凝視著你,把同樣的愛與善意回送給你,「想像那兩個朋友會如何祝福你,想像他們說,願你平安,受保護,願你安寧與健康。」然後把一隻手放在你的胸囗,接受那份祝福。當他們祝福你時,你也祝福自己。當你能在心中體驗那種愛,就有能力把那份愛送給別人,包括那些你覺得難搞的人。這種練習會鼓勵我們欣賞自己的優點和善意,並且原諒沒有達成期待或願望的自己。
  • 暫停時刻
        我們活在一個永遠在追趕的世界裡:科技、媒體、全球新聞、時尚、經濟競爭、氣候危機、政治衝突,以及(太多的)戰爭,迫使我們不斷前進、改變、工作、奮鬥和競爭,為下一個意料之外的挑戰做好準備。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的說法,我們需要在不受任何干擾(像是手機訊息、電郵和最新消息通知)的情況下,才能觸及最深的想法和覺。而獨處時不一定要到遠離麈囂的大自然裡,或是立誓保持靜默,我們可以利用靜心或禱告、到大自然裡散步,或是在公園裡、通勤時、上床睡覺前沉思幾分鐘,進行自我反思。這些暫停的片刻讓我們可以與自己的內心連結,也有助於我們與他人連結。

        當我們調整自己,與內在信號與頻率同步時,自然會擁有更多的同理心(大多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然後我們就能夠辨識別人的內在信號,並同身受;這種內在調頻的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感受到內在平衡、自信心和平靜,為我們打造自我認識的基礎根據這個基礎,我們就可以與外界建立強健的連結。

建立堅實的人際網絡 Attribute cuncon / Pixabay

2. 建立堅實的人際網絡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和位置,我們都需要朋友。友誼的精髓是一種黏著力,它可以把伴侶、家人、志同道合的人和社群凝聚在一起。它是職場與私人關係成功的基礎。然而,有獨形成。反過來說,擅長維持友誼的人,可能擁有天生的保護屏障,使他們免於長期或嚴重的孤獨。所幸,維持友誼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 打造專屬的朋友圈
        友誼需要用善意耕耘,這種善意需要具備坦率的關心與信任、同理心與誠實,以及大量的理解,使連結能夠順利形成,並且維持下去。沒有人能夠總是用最完美的方式對待自己和他人,正因為如此,寬恕成了友誼中的一項關鍵要素。

        英國演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發現,人類對不同類型友誼的需求程度,相似度極高,假設你位於社交圈的中心位置,然後想像一個由中央靶心向外畫出的三個同心圓,分別為內圈、中圈和外圈。自狩獵採集時代以來,人類就學會形成像這樣有遠近之分的友誼。

        這三個連結之圈大致上與孤獨的三個方面相對應:親密性關係性共同性。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至交和可推心置腹的密友,這情誼充滿互相的關懷與信任;我們也需要普通的朋友和社交關係,從中得到扶持與連結;我們還需要讓自己歸屬於不同的社群,包括鄰居、同事、同學和朋友,我們和他們擁有的是共同的目標和身分認同。

打造專屬朋友圈

內圈:至交與密友

        肢體接觸引發的情感具有強大的效果,因此,人們的至交好友大多是他們的配偶或戀愛對象,是合情合理的事,我們把這個人稱作「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期待這個人會永陪在我們身邊(理想上),他也是我們在半夜三更聊心事和求助的對象。

        戀情在短時間內或許令人亢奮,但假如這段眼裡只有彼此的關係,把其他的重要友誼全部排除在外,或是忽略其他友誼的時間太長,這段戀情有可能會導致關係性與共同性孤獨。當這段戀情穩定下來,社交荷爾蒙與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減少,就有可能引發社交危機。假如戀情最後以分手收場,失戀的悲傷也可能引發密親密性孤獨

        與世隔絕的戀愛關係往往是脆弱的,在承受壓力時容易破裂,而健康的親密關係(不論是配偶或摰友)能夠從外圍圓圈的朋友得到社交緩衝。那是因為我們從所有的支持性友誼得到的安慰、鎮靜力量和情绪能量,可以強化我們的情緒核心,我們的核心愈強健,就能給周遭的人愈多支持。

        許多單身的人會把時間花在家人及社交網絡上,這會使他們比只活在兩人世界的夫妻或情侶更不容易感到孤獨。重點在於,我們所有人(不論是否結婚)都需要去愛人,也需要被了解我們的人所愛。

中圈:偶爾碰面的朋友

        內圈人際關係固然至關重要,但能夠涵蓋一百五十人左右的中圈人際關係,也同樣不可或缺。

        同樣的,節奏性的同步聲音與動作,也是一種人際共通點。鄧巴說,當我們覺得孤獨時,結交中圈朋友最好的一個方法,是加入合唱團,不論是理髮師四重唱、教會唱詩班,或是當地的藍調或搖滾樂團鄧巴的研究發現,比起創意寫作與製作手工藝這類團體活動,唱歌所創造的社交聯繫可以使人到更加滿足。他把團體合唱創造的聯繫力量,稱作「破冰效應」。

        鄧巴指出,任何一種形式的肢體運動都會引發腦內啡的釋放,但有同伴一起同步運動,可以使效果大幅提高;不論是慢跑、騎自行車、跳舞,幾乎任何一種運動都是如此。當我們的動作要和其他人協調一致時,那種互動會使自然產生的興奮變得更加亢奮。他曾針對學校的划船隊進行一項研究,結果發現,比起單獨划船,同步划船可以使腦內啡的釋放提高百分之百。相同的動作、共同的經驗,以及腦內啡引發的相同亢奮感,在促進團隊情誼之際,同時提高了團隊的表現。

        當我們和朋友同在一起時,這些化學反應會給我們獎賞,提高我們的歸屬感,為我們帶來身心上的益處。

外圈:同事和點頭之交

        當然,生命中有許多人與我們的連結落在比較外圍的地方,但他們仍會帶給我們歸屬感。這些外圈關係包含我們透過工作上的偶然互動、在住家附近、在公民和社會組織、在宗教場所或是網路上,所結識的和氣友善的點頭之交。這個社交網絡可以涵蓋五百人以上,瀼我們透過相同的經驗產生連結,幫助我們在共同的身分認同中,得到更多安全,與這群人擁有的共同目標和興趣,可使我們免於共同性的孤獨之苦。

在職場與人連結 Attribute Free-Photos/ Pixabay
研究資料顯示,孤獨的員工對雇主與同事都比較不投入。在面對壓力或衝突時,孤獨的員工會傾向於認為,某些人際關係不值得花力氣去維持,這種態度會在組織裡擴散,影響潛在的人際連結。
  • 在職場與人連結

        研究資料顯示,孤獨的員工對雇主與同事都比較不投入。在面對壓力或衝突時,孤獨的員工會傾向於認為,某些人際關係不值得花力氣去維持,這種態度會在組織裡擴散,影響潛在的人際連結。

        當員工在公司裡有朋友,他們就會有心站在公司的立場採取行動;而在公司沒有朋友的人,就不會這麼做。這些行動包括分享有用的資訊、發表建設性的意見,以及無所畏懼的給予他人反饋意見,但更重要的效應是,員工也從中受益。當我們遇到異議時,若我們公司裡有朋友,我們會比較有安全、更有復原力、更冷靜,而且更可能在身心方面互相支持。當甲團隊有三分之二的人認為他們在公司裡有好朋友,乙團隊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他們在公司裡有好朋友,平均來說,甲團隊發生意外的機率,比乙團隊低20%,蓋洛普問甲團隊的人為何會如此,他們只是淡定的回答說,朋友之間會互相照顧。言下之意是,朋友會互相關心,留意彼此的狀況,對可能發生的危險發出警告,以及主動預防工安事件發生。

        作者發現,同事之間的關係會透過所謂的「微時刻」micro-moments(也就是自然發生的小小互動)獲得強化。例如,當你直視某個人的眼睛,問他今天好不好,真心想知道他的狀況;當你端一杯咖啡給加班到很晚的同事;當某個人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給你答案,而你耐心的等待。這些雖然是微不足道的小小互動,但可能創造驚人的效果。

        貝克與他的團隊利用一個大型醫療用品公司的主管與部屬,來進行測試,他們測量主管與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能量,運用標準的投入程度衡量問卷,調查每位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的能量值,一個月之後,他們再衡量員工的表現。研究結果顯示,與主管關係能量比較高的員工,投入程度比較高,工作表現也比較好。貝克說,「我們知道,優質連結可以提升關係能量。」

  • 陌生人的善意

        即使是片刻的優質互動,也能使人們有更高的意願與他人分享資訊與資源,並且互相幫助。反過來說,若社交互動帶有冷漠、苛刻、敵對或是輕蔑的意味,即使只是短暫的交會,也會使人覺得很累,並降低合作的意願。

        而善意、感恩和寬厚對於我們與陌生人的短暫互動也同樣重要,向住家附近咖啡店裡的咖啡師微笑;讓電梯門開久一點,等鄰居一下;開車時讓要過馬路的一家人先行,這些互動只花幾秒鐘的時間,卻能創造有意義的連結,它提醒我們,我們對別人是有意義和價值的,藉此微妙的加深我們的自我價值感。
        我們大多數人其實經常和孤獨的人互動而不自知,孤獨會導致人們進入過度警覺的狀態,變得張與焦躁不安,對於處於這種狀態的人來說,善意能夠使他們卸下心防。

        「假設你和我是鄰居…我基於某些原因變成一個孤獨的人,突然陷入孤獨狀態,可能使我以比較謹慎、防備的態度對待你,並把你視為潛在威脅,而你也有發現這一點,於是我們之間比較容易產生負面的社交互動。」這樣過了三、四年之後,由於互動經驗不太愉快,使你到職場工作時,連帶比較可能和別人以負面的方式互動。

        全世界的社群和政府也逐漸發現,這個現象已經成為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城市、州省和國家開始刻意創造更多的共同空間,讓彼此不相識的人基於共同的興趣、需求或目的聚在一起。這種空間包括傳統的公園,學校、綠地和圖書館,也就是卡內基所說的「人民的宮殿」,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率先在周日和例假日的上午七點到下午兩點,封閉一百二十二公里長的市區車道,讓民眾在那裡騎自行車、散步或從事其他的休閒娛樂活動。結果,這個城市有四分之一的民眾每個星期會到這裡活動,其他的都市和城鎮則設置友誼與聊天長椅,來防止孤獨的侵襲。

        英國有幾個城鎮的警察局把一些公共長椅指定為「歡迎和我聊天」椅,這些長椅上放了一個標示牌「歡迎和我聊天」椅,假如你不介意有人來和你打招呼聊天,歡迎來坐在這裡,這個做法的穊念是,讓人們藉機表達樂於和陌生人互動的意願,讓連結發生。

親師協力,陪伴螢幕世代走出數位迷霧 Attribute cuncon / Pixabay

3. 親師協力,陪伴螢幕世代走出數位迷霧


        現今社會的劇烈變化,影響著孩子的生活。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成名、致富和地位至上的訊息轟炸,善意、誠實和品格只能靠邊站在社交科技盛行的年代,孩子心裡掛念的是好友和按讚的數字;然而,為孤獨所苦的青少年和年輕人的比例,也來到史上最高點。
  • 教導孩子認識人際關係

        當年輕人覺得自己被孤立,憂鬱、焦慮和睡不好的風險就會提高,這一切可能對他們的健康和在校表現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所幸,只要有大人的支持,有好榜樣可以學習,情況就會大幅改善。

        2007年,有個調查以四萬二千多名十一歲到十七歲的青少年為對象,結果發現,相較於那些父母的態度冷漠或控制欲強的孩子,若孩子有關係緊密的家人與關愛支持的父母,他們往往覺得自己的社交關係比較圓融,有比較高的自信心,比較少遇到學業方面的問題。這份研究報告在《小兒科》(cs)期刊發表,作者寫,「『家庭生活平凡』的一面,像是一起聊天、一起吃晚飯,以及知道孩子有哪些朋友,是很重要的事。」

        鄰居也很重要。若鄰居之間會關照彼此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青少年會有比較圓融的社交能力。我們的社交村(social village)涵蓋了老師、年輕的領導者,以及家族親戚,確實能幫忙我們養大孩子。人類「天生會因為被排斥而感到痛苦,即使我們後來發現,排斥我們的人是我們鄙視的人,或根本沒有人排斥我們,心中的痛都不會改變。所以說,當孩子遭到排斥時,他們一定會受傷,而告訴他們不該感到難過,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舉動。」

        我們需要在孩子感到難過的時候提醒他們,這世上還有人重視並接納他們,不論那些人屬於不熟的朋友圈、學校社團或社群團體,或是他們最喜歡的家庭成員。「你要在孩子心情低落的那天,邀請那樣的朋友到家裡來,讓他陪孩子一起玩,隨便做什麼都好。然後孩子會想起,『等等,我歸屬於某個團體』」。此外,不要忘了提醒孩子,你很關心他們「聆聽他們說話,陪在他們身邊,提醒他們,有人疼愛你。」

  • 孩子在數位時代的連結

       大多數的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壓力、放鬆、玩樂與進行社交連結。許多孩子表示,社交媒體其實給予他們更多與人連結的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歸屬的社群。但科技對某些族群的孩子確實有害,包括行為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高風險族群,以及發展遲緩的孩子。

        但孩子有可能無法處理他們在網路世界遇到的事物,因此,父母確實需要對孩子使用科技的情況,畫出合理的界線,關鍵在於,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度的使用時間長度,讓他們能夠與朋友在網路上和現實世界中都有所連結,同時不會被螢幕裝置綁住。但父母要先從自己做起,節制在家裡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
        不過,當孩子開始將自我價值與網路世界的按讚數混為一談,就會出現問題,尤其當他們用虛擬的人際連結,取代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
定期「檢核發展方塊」可以幫助確保孩子得到維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充足社交養分。

1. 優質與齡的面對面互動友誼。

孩子還小的時候,你是否定期安排讓孩子在學校以外的地方,和一、兩個同伴玩遊戲?孩子進入國中階段後,他們是否在放學後或是周末,和一群朋友一起消磨時間?你的孩子是否有一、兩個死黨?

2. 課外活動。

孩子是否有明顯的愛好?他們是否熱愛某種運動或是樂器?他們是否加入與藝術、自然、服務、文化,或是靈性成長有關的學校社團或是青少年團體?

3. 家人相處時間。

全家人是否規定一段不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全家人是否會一起吃飯?你們是否會在周末和節日一起聊天,從事一些實體活動?

4. 共享螢幕時間。

你是否會和孩子一起上網,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在數位世界自處?你們會一起看某個電視節目或電影,然後一起討論嗎?談論影片裡的人際關係,是學習社交技巧的好方法,因為你不是在對孩子說教。

5. 自由時間。

孩子在休息時間玩線上與線下遊戲的時數,是否保持適度的平衡?他們是否有適當的休息和安靜思考的時間?在為孩子規定時間限制時,要考慮到孩子的個人需求與性格。

6. 在校表現。

你的孩子是否參與學校的活動?是否有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做作業和讀書?

7. 基本健康作息。

你的孩子是否養成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運動量是否充足?睡眠時間是否合乎他們的年齡所需要的?飲食是否健康,包括上學前吃早餐,以及攝取多種蔬菜和水果?是否在睡前一小時就不再使用螢幕裝置?

  • 健全情緒的方法

        網路普及後,青少年一整天會在網路世界裡經歷了劇烈的情緒波動,有時並沒有明確的原因,然而這些劇烈震盪可能對孩子的學業表現和社交互動,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世界各地的學校紛紛開始推出聚焦於社交與情緒學習的課程。他們希望賦予孩子管理情緒與促進緊密連結所需要的工具(包括自信心、同理心及圓融的人際溝通技巧),同時給他們機會使用這些工具,來形成健康的人際關係,藉此幫助下一代打造一個連結更緊密的未來。

耶魯大學的「情緒素養中心」(CenterforEmotionalIntelligence)在2005年推出的「RULER」,以五個英文字母代表五個重要的技巧:
辨識情绪(recognizing emotions)。解讀他人的表情、肢體語言、語調,以及自己的生理與認知狀態。
了解情緒(understanding emotions),包括原因、結果及不同情緒對思考、學習、決策與行為的影響。
歸類情緒(labeling emotions)。用詞彙描述各種情緒。
表達情緒(expressing emotions)。對不同的對象,在多元脈络中,適當的表達情緒。
調節情緒(regulating emotions),運用有益的策略促進個人成長、建立關係、提升幸福感,達成目標。

        作者到耶魯附近的一所公立小學參觀,他與三位四年級的學生聊天,問他們對RULER有什麼感覺。有位名叫譚雅的女孩說,她剛從紐哈芬轉學來這裡,她在前一所學校遭到霸凌,學業成績也不理想,「來到這所學校之前,我已經完全不想去上學了,」她說,「但是這裡的人不一樣,他們人很好,我們對彼此都很好。她的同學卡洛斯在旁邊點頭表示同意。卡洛斯說那天早上有一個同學到學校的時候心情很糟,「她一進教室,就對我們發脾氣,但我們猜,她應該是受到一些挫折,或許她和爸媽吵架了於是我們就問她怎麼了,並試著對她溫柔一點。那堂課下課之前,她的心情就變好了我們也覺得很開心。」
        RULER建立在一個單純但重要的概念之上,那就是情緒的影響甚大。當我們承認情緒的影響力,以及當我們有能力冷靜的思考與形塑我們對他人和環境的反應,我們會對自己的人際關係、學校或是職場比較滿意,也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還有一次,一個六年級生從學校的RULER課程學到了「疏離」這個詞,她回到家後問媽媽,什麼事會讓她覺得疏離。她的母親是紐約市的警察,而且是轄區內唯一的女警。後來,母女倆認真的探討了這個觀念,她的母親也因此意識到,她其實覺得很孤獨,而她需要處理這個情緒。
「一個情緒詞可以開啟一個有深度的討論」。
        幫助孩子培養社交能力與情緒處理能力很重要,但光是告訴孩子要關心別人是不夠的。要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覺得,自己對其他人和對這個社會真的具有重要性。他們需要學習幫助他人並接受他人的幫助,因為這種學習可以教導他們明白,每個人都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有意義的改變。

 

終結孤獨 Attribute jarmoluk / Pixabay
真誠且充滿關愛的人際關係是效果最好的解方,它可以改善我們的健康、提升我們的表現,使我們超越分歧的意見和理念,凝聚在一起,然後以社會之力解解決重大的挑戰。人際連結,是我們建立其他一切的基礎。

終結孤獨


        我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刻,總是有其他人參與其中:孩子出世、找到真愛、與老朋友重聚;而我們人生中最悲傷的時刻,往往與那些連結的斷裂與喪失有關:摰愛的人離世、失戀、與好朋友無法化解的嫌隙。

        我們現今最大的挑戰,是設法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人生和世界。報紙的頭條、社會議題幾乎都跟人際疏離有關,有時甚至是人際疏離直接造成的,其中有許多挑戰,是累積了太久的個人或集體的深層孤獨所導致的,要療癒這樣的痛苦,真誠且充滿關愛的人際關係是效果最好的解方,它可以改善我們的健康、提升我們的表現,使我們超越分歧的意見和理念,凝聚在一起,然後以社會之力解解決重大的挑戰。人際連結,是我們建立其他一切的基礎

        要創造與他人連結的人生,始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決定。我們是否選擇騰出時間與別人相處,我們是否以自己的真實本色與他人互動?我們是否秉持善意去尋找同伴,並且明白,是服務他人的力量使我們聚在一起?有時這很難辦到,需要勇氣,包括把自己脆弱的一面示人的勇氣、願意冒險相信別人的勇氣,以及願意相信自己的勇氣。不過,當我們打造出與他人連結的人生之後,就有可能打造一個人們互相連結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裡,我們能夠設計可促進人際連結的學校、職場和科技產品,也能夠使法律成為鞏固社群的力量把善意與同情心視為神聖的價值觀,並用文化與政治反映這樣的價值觀。

四個關鍵修復我們的社交世界


下列四個關鍵策略有助於我們度過危機,修復我們的社交世界,而且影響力可延續到未來:
1. 每天至少十五分鐘陪伴愛你的人。這不僅限於和你住在一起的人。透過視訊連線與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聯絡,聽聽對方的聲音,並看見對方的表情。
2. 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在與他人互動時,盡可能排除干擾,不要一心多用,把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如果可以,盡量做到眼神交流與真正的傾聽。
3. 擁抱獨處時間。要與其他人建立有力的連結,第一步是先與自己形成更強的連結,獨處有助於我們做到這點,因為它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自己的受和想法、探索創造力、與大自然連結我們可以過靜坐、禱告、藝術創作、音樂和戶外活動,獲得獨處帶來的慰藉和喜悅。
4. 幫助他人並接受幫助。服務是人際連結的一種方式,能使我們想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的。給予和接受都能強化社交聯繫,例如關心鄰居的狀況、尋求他人的建議,甚至只是向迎面而來的陌生人微笑,都能使我們更堅強。